天文爱好者希望成立天文爱好者协会

17岁高中生孙霈源寻彗476天,终于“抢”到一颗S0H0彗星,像他这样幸运的天文爱好者十分罕见。泰山脚下,有一群人仍执着地探索着,然而泰安并没有专业的天文组织,散落各处的“追星族”希望能有一个专业的沟通交流平台,由有关部门牵头,成立天文爱好者协会。

缺设备:攒一年生活费买天文望远镜

泰山学院大三学生柯陆锋,从5岁就喜欢看天文书籍,对黑洞、星云有着无限遐想。小时候,他经常仰着头看星星,这个习惯一直到现在。

父母发现他对此十分感兴趣,在13岁生日那天,给他买了一台小型望远镜做礼物。拿着第一台望远镜,他兴奋不已,每晚都站在阳台上看月亮,看星星。

带着对天文的热爱,他考入泰山学院旅游资源环境学院,选择地理教育专业,并加入天文爱好者协会,成为会长。大学期间,

他攒了一年生活费,才攒够4000元买了台天文望远镜,供会员使用。

由于天文望远镜很重,作为学生,他没有资金雇车运送,平时也只能放在室内观看星空,他跟几个喜爱天文的学生常沿着环山路寻找星座。“在天文台,我们有时看星星忘了时间,会被锁在教学楼里,只好大声喊看门大爷给我们开门。”

“最近,我一直都在推广科普知识,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天文,有时候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有被更多人知晓才更有意义,中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兴趣的好时机,我们经常组织中小学生来天文台使用望远镜。”柯陆锋说,现在很多中小学有天文台,但使用率低,因为会使用天文望远镜的老师太少,学校也不够重视。

天文爱好者自发组织一些活动。本报记者刘丽摄

少指导:只能把网络当成老师

泰安一中(西校区)高二二班学生李志,是孙霈源组织的东岳巡星会一员。他们班有24个学生,都对天文有兴趣。由于泰城高中大多没有高级的天文望远镜设备,所以他们只好从泰山学院借用。

李志说,孙霈源的《天文爱好者》杂志,经常在全班同学手中传个遍,晚自习后,他们到宿舍楼后空地上看月亮。李志第一次用借来的天文望远镜看月亮,看到一片漆黑,他不禁困惑,难道月亮就是黑的吗?怎么跟书上的不一样?后来,经过孙霈源调试,才看见月亮凹凸不平的表面。“我们需要一些真正专业的天文老师系统上课,才能学得更精更深。”

高二二班梁启明说:“不能总是借用别人的设备,我们只能在网络浏览天文知识,观察星座的是杂志中自带小型仪器。购买设备实在是太贵了,但很享受仰望星空的感觉。”

同是天文爱好者的陈天慈说,如果泰安的天文爱好者能组成一个大型组织,一起参与星空探索,露营观星讨论,一定会有更大收获,但没有一个组织者,仅通过天文论坛结识几个朋友,很难形成规模。

没“组织”:渴望成立个协会

胡弢是泰山医学院天文爱好者协会指导老师,他经常带着学生看太阳黑子、月亮、木星等。由于光害污染严重,流行雨恰逢“不旺年”,所以今年只能观测一些较大的行星。

8岁时,父母花100多元钱给他买了套镜片,组装了一台简陋的1米2长的望远镜,只能用来看月亮。但他还是坚持每天到学校操场上观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7年看到了海尔———波普彗星,“这

颗彗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彗尾,虽然时隔十多年,我还记得当时它出现在泰安正西方时的样子。”工作后,胡弢加入牧夫天文论坛,结交了一些喜爱天文的朋友。胡弢说,泰安没有统一的天文协会,没有完整的组织,所以天文活动并不多。

泰山医学院物理老师董克江说,他经常组织天文协会会员参与“路边天文”,把望远镜放在路边供路人观看,借机会普及天文知识。他称,很多天文知识都是通过物理知识得出,目前泰安的天文爱好者很分散,由于个人资金有限,一些爱好者无法深入研究,仅作为一种兴趣,真正使天文爱好者成为一个团体,实现资源共享,还是需要相关部门牵头,建立统一的协会。

“曾有过建立泰安市天文爱好者协会的想法,但注册协会需要很多资金,审核过程十分繁琐,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柯陆锋说。


齐鲁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文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