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为“天学”

作为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位天文学史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江晓原认为“中国古代天文学”这个概念并不准确,因为中国古人讲“天文”,观天识象,实则是在占星。他将此称为中国古代的“天学”。

《中国科学报》:您为什么把中国古代天文学称为“天学”?

江晓原:天学这个概念虽然不是我最先用的,但是我最先用它来指我国古代那些与天文学有关的活动。之所以不用“天文学”是为了避免混淆,“古代天文学”这一词汇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古代的那种活动就是现代天文学的早期形态,而实际上两者并没有继承的关系。古代的天学本质上是一种政治巫术,并不是为了探索自然,而是为了让王权变得合法。

古代天学的性质不会因为用到天文学的工具而有所改变,这些工具只是用来帮人们进行占星活动,占星的时候需要预先知道行星运行的状态,要有天文学的知识才能知道。就像一个人用计算机犯罪,我们不能因为他使用了计算机这种工具,就将他的犯罪活动视为“计算机应用研究”一样,巫术活动的性质不会因为使用的工具而变成科学活动。

《中国科学报》:既然我国的古代与现代天文学发展并没有连贯性,中国现代的天文学是完全学习西方天文学的吗?

江晓原:今天全世界的天文学是一样的,就跟全世界的物理、数学相通是一样的,以前古代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天文学,印度、阿拉伯、日本,甚至玛雅、秘鲁都有自己的天文观测方法,但后来只有希腊的一支天文学在欧洲成长为现代天文学,征服了全世界,现在大家学的天文学,从基础的坐标公式到公式字母都是希腊人规定的。

古代的天文学在近代已经完全不存在了,时间节点在中华民国成立之时,中央观象台取代了清朝皇家天文机构钦天监。但其实现代天文学早已在中国存在着,19世纪70年代,传教士已经在上海建立了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台,也就是上海天文台的前身,所以现代天文学在辛亥革命胜利的时候已经存在了。

《中国科学报》:作为“政治巫术”的中国古代天学在今天看来还有作用吗?

江晓原:中国古代天学不是一无是处,给我们所留下的遗产也值得借鉴,主要有科学遗产和文化遗产两方面。

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天象记录,其系统性之完善,时间持续之长,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目前还没有哪个文明找到过这样好的遗产。天文学是需要历史数据的学问,现代意义的科学数据最多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古人记录天象不管动机是什么,客观上留下的记载可以被科学所使用。

这是古代天文学留下的最大遗产,能对现代天文学提供直接或者间接的帮助。

遗产的另一方面在文化上,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比如政治观念,就要必须知道天学在古代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现代人认为一个政权能够建立,依靠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支撑就可以了,但在古代不行,必须有天学,政权才有合法性。

历法的奉行就意味着政治上的臣服,所以古代的朝鲜、琉球都要用中国的历法,表明是中国的属国,中国每年要向他们颁赐历法。古代历法之所以如此神圣,是因为它有皇权的象征意义。


中国科学报 贡晓丽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文学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