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保护盼国家大法

2012年6月,国际湿地公约大会发布的《水鸟种群估计》报告显示:亚洲水鸟种群下降数量超过50%,而中国湿地和候鸟迁徙通道正全面告急。

迄今为止,在全球8条候鸟迁徙通道中,有3条经过我国,分为东、中、西三条线。东部路线主要沿我国东部海岸线推进,是“湿地水鸟”最重要的迁徙路线。这些候鸟面临的主要威胁,来自湿地面积的急剧减少和人类活动的增多。上海南汇东滩湿地的困境,可谓是这一报告的最新证明。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热衷于开发湿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法定意义上,湿地是自然形成的,一般不属于个人或组织,因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成本。同时,湿地往往位于风景极佳的场所,或依山伴水,或面朝大海,更容易成为土地投资者觊觎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南汇东滩湿地的复垦和被开发就在意料之中——还有什么比无主之地更适合用来开发呢?至于过路的候鸟和栖息的生物,它们原本就无法对抗人类生存扩张的冲动。

但是,大自然不会永远沉默。近期,全国不少地方出现的持续雾霾天气或许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有专家甚至指出,如果失去东滩湿地的缓冲,上海将难以抵挡来自海上的任何灾难。如果发生极端气候事件,失去滩涂湿地的缓冲,这座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城市将岌岌可危。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果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一场暴雨、洪水或海啸,就足以让一个现代化城市陷入灭顶之灾。

南汇东滩湿地行将消亡,正是当下中国湿地保护尴尬境地的缩影。当无形的生态安全遭遇有形的城市化、商业大潮的侵袭,生态环境往往成为牺牲品,空留下环保人士的愤怒和无奈。

2012年,多家科研机构发布的《1978~2008年中国湿地类型变化》报告就指出,根据遥感制图结果,30年间,中国湿地面积总体减少了约10万平方公里,滨海湿地减少5215平方公里。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并非不重视湿地保护。1992年7月31日,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此后20年,我国共有41处湿地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相继颁布了《湿地保护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件。

但遗憾的是,就在2012年12月,在纪念中国加入《湿地公约》20周年座谈会召开前,全国范围的湿地保护法仍未出台。恰恰是这部关于湿地保护的国家大法的难产,直接导致了有关管理单位在湿地保护、污染处理等方面的失语和弱势。

20年的光阴,缘何换不来一部全国性湿地法的出炉?为何环保方面的立法总是晚于环保者的行动?有业内人士称,由于国土、环保、水利、林业、海洋等多个部门都有湿地管理职能,各部门虽然对立法推动湿地保护达成基本共识,但对具体条款多存争议,这也直接导致相关法律法规的常年缺失。

基于全社会的共同利益,有关方面计较于部门利益得失、忽视社会大众利益的做法,恰恰是利益集团博弈在生态环保领域内的又一个鲜明写照,且同样令公众愤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享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无疑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着力点。如何让现存的湿地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在更大程度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需要决策者和建设者共同面对的迫切问题。

中国加入《湿地公约》20年之后,靠什么继续推进湿地保护工作?或者,中国经济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靠什么续写未来的目标与梦想?这需要深思,需要抉择,更需要实际的行动。


彭科峰 中国科学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