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报告如何写出“味道”

(神秘的地球)据中国社会科学报(陆航 张翼):调查报告、发掘报告和发掘简报等基本形式的考古报告,是推进考古学术事业发展与服务大众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不断发展,但耐读的考古报告缺乏、发掘报告难产和发掘简报被误读却成为突出问题。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剖析。

好报告“见物又见人”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苏秉琦之前写作或主持编撰的《洛阳中州路(西工段)》、《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分布》等几篇考古报告,曾产生过巨大影响。1954年至1957年,考古学家石兴邦主持半坡遗址发掘之后,于1963年出版了发掘报告《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魏京武认为,这部报告开创了我国史前考古发掘报告编写的基本模式,该报告除了按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详尽地描述了出土的遗迹和遗物外,还把这些遗迹和遗物与半坡先民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联系起来,达到了“见物又见人(活动)”的历史效果。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表示,苏秉琦和吴汝祚写的考古调查报告《西安附近古文化遗存的类型和发布》(《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篇幅不大,字字珠玑”。他还将《洛阳中州路》(科学出版社,1959年)和《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作为“比较好的考古发掘报告”加以推荐。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原馆长袁仲一介绍,秦俑坑是边发掘边开放的,考古所获得的一切成果均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考古人员及时把发现的资料归纳整理,以简报的形式公之于众,这为推动秦俑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展开发挥了关键性、基础性的作用。

编写简报比写论文更费力

在严文明看来,较为出色的考古报告不能只提供资料和作者的结论,而应讲清楚这些资料怎么来的,怎么得出的结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

他还提出,考古报告毕竟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而不是通俗读物,不能一味追求通俗易懂而忽略严谨表达。

魏京武以《西安半坡》为例,阐述了什么是优秀的考古报告。

他说,《西安半坡》报告的第一章第一节简要描述关中地区的自然形势及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分布图、浐灞两河流域仰韶文化遗址分布图,使人们了然半坡遗址在关中地区仰韶文化遗址分布中的位置,感受到了史前居民活动的情景;第六章结合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等资料,对半坡氏族公社的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社会组织、体质人种等问题进行综合考察研究,仿佛使人们回到了史前社会,达到了“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实物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目的。

有学者提出,石兴邦、袁仲一等老一辈考古人白天忙发掘、夜晚写发掘简报的情形,映射着一代人的学术旨趣,成为一代人的经典记忆,也应该成为一代又一代考古人时刻汲取的精神养料。

与大部头的考古发掘报告相比,发掘简报更易被公众阅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阎毓民认为,考古简报不比发掘报告好写,写得不好就等于破坏考古成果;发掘简报也是集体成果,靠一人力量很难完成。“大凡编写过发掘简报的人,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编写质量上乘的简报比写学术论文还要费时、费力。”

阎毓民提到,编写田野发掘简报的基本原则有三:科学性、资料性、启迪性。不能只写发掘经过,而对发掘方法语焉不详,甚至对一些发掘内容一笔带过。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