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发现早期智人下颌骨化石

吴新智院士在新闻发布会上举起这块下颌骨介绍其价值

  距今约11.1万年的早期智人(现代人)下颌骨在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内被发现,为探索东亚现代人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今天上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联合宣布这一重大成果。

  据介绍,50多年前,广西大新(现崇左市管辖)首次发现有确切层位的巨猿化石和与之共生的哺乳类化石,当时引起很大轰动。2004年,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邱占祥院士,在崇左生态公园泊岳山溶洞发现了巨猿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引起学术界关注。随后,考古人员在该地区发现60多处产化石洞穴,先后调查了其中的20多处洞穴,并对其中的5处进行了试掘,采集到大量高等灵长类化石。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木榄山智人洞。2007年11月,在木榄山智人洞发现了2颗人牙和若干哺乳动物化石。2008年5月,又发现一件智人下颌骨的前部断块。经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院士初步观察,该下颌骨较为纤细,颏隆突表现程度较现生人类颏隆突为弱,门齿齿槽与颏隆突之间的下颌体外表面略显凹陷,但凹陷程度较现生人类为弱。而明显发育的颏隆突和下颌体外表面凹陷是现代人类的典型特征,直立人和古老型化石智人一般没有这两项特征,这说明现代人的解剖结构在木榄山智人洞下颌骨已出现,但尚处于初始发育状态。经过对出土化石的地层进行的年代测定,下颌骨的年龄距今约11.1万年。

  “下颌骨”何以令学界惊喜(背景介绍)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有关人类演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现代人类的起源受到了特别关注。

  线粒体和Y—染色体DNA的研究表明,解剖学上现代的人类在大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近年来,一批中国遗传学家通过对中国和东亚地区现生人群的基因研究也支持这样的观点,提出东亚的现代人类的直接祖先是在大约6万年前从他处移入的,而包括北京猿人在内的早于此阶段的古人类则在进化过程中走向绝灭。

  但是,许多古人类学家则根据人类化石的体质特征认为,一些地区的现代人类是由当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来。于是,在现代人类起源问题上,出现了多地区进化说和非洲起源说的对峙局面。

  大约10万到5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是解决这个争论的关键。

  我国学者在试图寻找该时段的古人类化石。近年来, 东亚地区已陆续发现了较多的可能处于这个时间段的智人或古文化地点,如湖北郧西黄龙洞、重庆奉节兴隆洞、重庆巫山雷坪洞、迷宫洞、河南许昌灵井及越南北部等古人类遗址。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遗址所发现的材料中缺少具有明显解剖学上现代人特征的关键材料,在论证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模式及现代人起源方面往往感到缺乏说服力。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木榄山智人洞早期现代人下颌骨的发现,无疑率先为多地区连续进化说提供了更加有说服力的证据,成为见证东亚现代人起源的第一件下颌骨化石。


人民网崇左10月27日电 (记者庞革平)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早期智人 下颌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