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法厄同神秘的尾巴终于有了解释

小行星法厄同神秘的尾巴终于有了解释

这幅插图描绘了被太阳加热的小行星法厄同。小行星的表面变得如此之热,以至于法厄同岩石中的钠很可能蒸发并排放到太空中,导致它像彗星一样变亮并形成尾巴。(图片来源:uux.cn/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JPL-加州理工/IPAC)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美国太空网(康纳·菲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颗名为法厄同的小行星给天文学家带来了一个难题。

当它在轨道上最接近太阳时,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物质尾巴离开三英里宽(五公里宽)的岩石。然而,如果法厄同的尾巴是普通彗星的物质——冰和二氧化碳——那么当彗星远至木星时,它也应该是可见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因此,科学家们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法厄同可能由什么组成的理论,这可以解释当小行星经过太阳时会留下什么痕迹。在新的研究中,天文学家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分析的法厄同的红外辐射与实验室中的陨石辐射进行了比较,最终发现法厄同很可能属于一种罕见的陨石,其中只有六种标本已知。

也就是说,法厄同的发射光谱对应于一种叫做“CY碳质球粒陨石”的陨石。相反,其他众所周知的小行星,如Ryugu和贝努鸟,最近JAX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样品返回任务的目标,分别是CI和CM陨石。

所有这三类陨石都被认为起源于太阳系的诞生,因为它们都显示出水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层状硅酸盐和碳酸盐材料的化学过程的迹象。然而,只有CY组似乎显示出由于加热而干燥和分解的迹象;它还显示出高硫化铁含量,这表明一个独特的起源。

对法厄同发射光谱的分析揭示了橄榄石、碳酸盐、硫化铁和氧化物矿物——所有这些都支持太空岩石与CY类小行星的联系。例如,小行星中的碳酸盐表明水含量的变化(干燥),橄榄石与高温下页硅酸盐的热分解一致。

研究人员能够通过热模型显示温度,如经过太阳时遇到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小行星中释放气体的矿物质。随着小行星越来越接近太阳系中心灼热的等离子球,其表面温度可以升至800摄氏度,研究小组表示,这足以让该物体的碳酸盐产生二氧化碳,层状硅酸盐释放水蒸气和硫化物气体。

来自其他小行星研究的数据,结合法厄同的新热模型,让研究人员相信,小行星升温释放的气体压力可能会导致岩石破裂,产生从其表面升起的小尘埃粒子——这可能是法厄同经过太阳时尾巴的一个解释。

“很高兴看到每一种发现的矿物似乎都到位了,也解释了小行星的行为,”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的合著者Mikael Granvik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的《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