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中国中世纪唐朝的社会流动性水平令人惊讶

新研究发现,中国中世纪唐朝的社会流动性水平令人惊讶

唐朝一位已故精英的墓志铭拓印(杜忠良)。红色=姓氏和名字;蓝色=祖父和父亲的全名和官职;黄色=已故精英的职业轨迹;绿色=死亡年龄和死亡时间。图片由uux.cn/中国国家图书馆提供。

(神秘的地球uux.cn)据纽约大学:在研究当今工业化国家的社会流动性时,研究人员通常依赖世界经济论坛或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但研究过去几个世纪的相同现象是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因为相关统计数据更难获得。

然而,一个社会科学研究小组现在发现了一种通过提取唐代墓志铭来研究中世纪中国(618-907年)职业发展的方法。这些墓志铭包含死者父亲和祖父的祖先血统、姓名和官职(例如,人事部长、司法审查院部长和宫廷副御史)以及死者的职业历史和教育证书——这是衡量跨代社会流动性的充足数据点。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分析表明,这一时期的教育是社会流动性的催化剂。

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学助理教授方琦文说:“包括唐代在内的中世纪中国的墓志铭往往是用程式化的散文和诗歌对个人生活的高度详细描述,它们包含有关每个已故个人的祖籍、家庭背景和职业历史的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社会流动性调查的内容,”政治系助理教授埃里克·h·王补充道。

王研究的是历史政治经济学,而温研究的是当代社会的社会流动性。在认识到这些墓志铭中蕴含的高质量数据后,他们意识到这些文物是他们学术兴趣的结合体。后来,他们邀请了NYU社会学教授迈克尔·豪特加入这个项目。豪特是温的论文导师,也是研究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著名学者。

他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出身、教育和成人成就之间的关系模式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模式有些相似。研究人员从3640个男性墓志铭以及来自可靠历史来源的其他数据(如朝代记录和第三方编纂的家谱)中得出结论,1300年前中国中世纪贵族的衰落和精英统治的兴起。

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一发展的具体原因:死者是否通过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是在这一时期为选拔公务员职位的官员而开发的。他们发现,直到20世纪初一直实行的科举考试是社会流动性的催化剂——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在美国一直发挥着这种作用。

作者写道:“我们的统计分析表明,大约公元650年后,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古代大家族或‘分支’对官僚体系中的职业成功影响不大,而通过科举考试变得更加重要。”“此外,通过竞争性考试甚至可能使随后的成功机会均等,因为父亲的地位不是通过科举考试的男性官僚等级的一个因素。”

“教育是我们理解代际流动的核心,”豪特评论道。“许多人认为这是20世纪的发展。但是,正如我们从数百年前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的那样,有些现象将出身、教育和职业联系在一起,非常像当代模式。”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唐朝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