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出现几率=掷1万个骰子全是6

  “投掷一万个骰子,所有的骰子全部六点朝上,人类才会进化而来,其实人类的出现实属偶然。”在江苏省科协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同主办的“达尔文与进化论”的科普论坛上,专家一席话引来听众感慨。

  确实,根据达尔文进化论,世间万物其实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人类在所有的物种当中并没有任何优越性,更谈不上有操控自然、掌握万物生命的能力。“如果人类再不停止对自然的破坏,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

  生物的进化告诉我们

  生命没有高贵和低微之分

  “投掷一万个骰子,所有的骰子全部六点朝上,你说这样的概率小不小。而人类的出现正是这种小概率事件的偶然发生。”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解释了人类的出现。

  戎嘉余还用时钟观念,形象地比喻生命起源:如果我们用1天24小时来比喻自地球起源直至今日的进程,那么地球形成是在零点(45亿~48亿年前),最古老的原核生物出现在凌晨4点(约38亿年前),中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地球上一直十分平静,直至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在晚上9点15分(5.4亿年前),出现了大量动物门及亚门生物,各种各样高级动物造型及骨骼和器官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出现在晚上23点40分,而人类登场是在最后的1分多钟。

  事实上,在地球发展的几十亿年光景中,发生过诸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也发生过大大小小的许多灭绝事件,其中最明显的是5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超过60%的类别均遭灭绝。

  “生物灭绝事件有几个特点:1、是原来占优势的种群开始‘落伍’,而以前不起眼的弱势类群慢慢‘崛起’,如古生代海洋中处于优势地位的腕足动物门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以后,如今只残留近100个属。可是软体动物双壳类,如牡蛎等,却由于腕足动物的衰退而因祸得福。2、是那些个体变大、器官特别发达、一时得天时地利的优势种群,由于环境的变化生存能力下降。如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恐龙、霸王龙等体型庞大的动物都灭绝了,少量的爬行动物发展到现在,而哺乳动物却成为世界的霸主。”

  戎嘉余告诉我们,“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生命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但没有高贵和低微之分。人类在过多地关注自身发展、破坏环境的过程中,自身抗灾害能力在下降。很多生物之间的关系表明,如果把对方消灭了,自己也很难生存下来。”

  病毒的进化警告我们

  人类不能再“逆天而行”

  出席了论坛的分子生物学家、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则从分子进化角度阐述了人类与各种病毒之间所展开的一场空前惨烈的“军备竞赛”。钟扬教授在谈到现在人类为了杀死病毒而过度使用药物时不无担忧地表示:“我们一方面在杀伤病毒,但另一方面也在帮助它们进化。”

  钟扬所领导的课题组,从2003年起参加过关于SARS病毒的进化的研究,在他看来,SARS病毒也是进化的产物,其暴发初期从一个温和的病毒,经过环境的选择而快速进化,到中期经历了中性进化,进化速率减慢,后期则遭遇了淘汰选择。“通过研究,我们发现SARS病毒在进化上并不是一个优势的病毒,因为在自然选择的力量上,它在极短时间内变异,并很快进入淘汰选择,所以它比我们熟悉的肝炎病毒,在自身的进化策略上,差得太远了。”钟扬教授说。

  不过,钟扬也指出,许多病毒和病菌具有极为高超的进化本领,能在人类活动和药物作用的巨大压力下快速生成新的抗药变异株,使人类开发药物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钟扬教授用一场残酷的“军备竞赛”来形容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因此,在进化意义上,人类与病毒、病菌的斗争可以说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军备竞赛’,但是人类从一开始便落入了下风,因为在这场‘军备竞赛’中,病毒使用了‘核武器’,它们通过去掉自己的遗传片段来加速变异,而人类负担太重,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步。”

  对于目前肆虐的N1H1甲流病毒,钟扬教授也有着一定的研究,他认为这种病毒正处于暴发前期的温和阶段,“因为从目前来看,病例并不是很多,而且各个地方所发现的变异品种也很少,所以我们判断N1H1甲流病毒尚处于暴发前期。”不过,钟扬教授表达了他的担忧,“现在人类在治疗甲流患者时,过多地使用了药物,这一方面在杀伤病毒,但另一方面也在帮助病毒进化。”

  熊猫的进化提醒我们

  保护濒危生物如同保护人类

  事实上,有关大熊猫的保护也曾在科学家中产生过争论,有些人认为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适者生存理论,像大熊猫这种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环境的动物就应该被自然所淘汰。不过在这个科普论坛上,几位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人类保护大熊猫其实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钟扬教授认为,保护大熊猫已经不是单纯的进化问题了,“就像医学一样,现代医学挽救了那么多的生命,难道我们不是把一些本该淘汰的基因,把它保留下来吗?所以说,自然保护已经突破了单纯的生物学的范畴,进入了社会学、医学等范畴。”钟扬认为,人类拯救熊猫,其实是在表达我们的怜悯之心,是在拯救我们自己。熊猫由于某种基因上的劣势,已经濒临灭绝。一方面我们想用科学的方法去挽救,另一方面我们实在不愿意亲眼看见这样一种可爱的动物在我们的有生之年灭绝。“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能救一点算一点。这个问题跟进化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而戎嘉余教授则认为,“现在的情况不是我们过度关心濒危物种,而是地球上的生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灭绝。以前我们过分强调人定胜天,人类已经把生态环境改造得面目全非,很多物种不适应环境,其实罪魁祸首还是人类。所以说,现在不是我们对生物保护过度,而是通过保护大熊猫这件事来告诉大家,如今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多么严重的破坏,如果我们再不加以保护,那么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也会遭到如大熊猫一样的命运。”


龙虎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