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人首先发现了美洲 而不是哥伦布

  获悉中丹两国科学家破解4000年前古人类基因组,其成果在昨天出版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以封面文章发表这一消息,深圳华大基因李英睿是这一成果主要参与者。

  去年底,《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国际著名科学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时,记者采访过闯荡基因世界“四小龙”,李英睿就是其中之一。小光头、大眼睛、蓝T恤,爱说、爱笑、好动,给记者的印象很深。别看这个1986年出生的大男孩,2008年从北京大学毕业一年后,就担当了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科学体系第一负责人的重任。站在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高地上,他交出的论文成绩也十分的华丽,在《自然》、《科学》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11篇论文,其中包括《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序列图谱》在内的4篇都是第一作者。这次破解4000年前古人类基因组,他和郭小森等几个年轻人组成一个科学特种兵团,受命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王俊教授,完成了该项目中的部分生物信息工作,他个人还参与了后期数据分析的国际协调。

  昨天下午,已经下了班回家的李英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历史性成果登上《自然》封面

  李英睿表示,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是从2009年6月开始,在华大基因和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创建的中丹基因组研究中心合作框架下,由哥本哈根大学地理遗传学中心、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哥本哈根大学生物系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最近刚刚完成。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对此很感兴趣,立即将这一历史性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2月11日出版的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上。

  4000年算古人类吗?李英睿解释说,这个概念在中文中还没有明确定义,是从英文的“ancienthuman”直译过来。这一古代人类个体所属的族群在约2500年前灭绝,在我国对古代历史的划分中,应属“上古”时期。他说,4000年前的Saqqaq古人的头发样本,是哥本哈根大学地理遗传学中心的Eske Willerslev教授在对格陵兰岛的多次考察无功而返后,经一次偶然机会,与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Morten Meldgaard讨论学术研究时得知,并从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得到的。这一毛发样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被Meldgaard博士所在的考古工作组发现。

  李英睿向记者描述了该课题发现的经过。“Eske Willerslev教授和他的团队抓住目前国际瞩目的科研课题,在2009年重建了一个猛犸象和一个完整的古人类线粒体基因组。该论文中的古人类样本来源于一个被称为Saqqaq的人类群体,约在4750年前至2500年前居住于地球北极附近的格陵兰岛,其后灭绝。数年前,科学家从格陵兰岛永冻层中发现了一名约生活在4000年前的Saqqaq古人的头发样本,并将其命名为‘Inuk’,意思为格陵兰人,随即开展了各项研究工作。

  在经过格陵兰国家博物馆和档案馆获准后,Eske Willerslev教授和他的团队先后使用了不同技术对‘lnuk’的头发进行DNA分析。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科学家们仍不确定这项研究是否能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弗雷德里克保尔森医疗公司董事长辉凌对该项目很有兴趣,并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来支持测试的运行,而丹麦灵北基金会也快速跟进了大量的资金以支持完成该项目。最终,科学家们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仔细分析,推断出这一4000年前古人类应该具有在亚洲人中常见的A型血、褐色眼睛、浓密的黑发和较干的耳蜡,同时很有可能是一名秃顶男性。”

  我国基因组学居世界领先地位

  李英睿指出,研究Saqqaq古人的头发样本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首先,这一成果可以证明,既不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也不是印第安人发现了美洲,而是比印第安人更早的另一批亚洲人,包括此次所研究的萨卡克人从西伯利亚首先到达美洲。这一学说之前已有学者提出,而基因组学的技术方法让其成为了无可辩驳的定论。此外,该成果从现实角度看,也是很有意义的。从古人类基因组研究上,科研工作者真正观测到了性状和疾病的风险在人类历史中的遗传。如果说人类泛基因组的研究树立了新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标准,指出了未来医学研究的方向,反映了我国基因组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那么,古人类基因组的破解,就再次指明了未来医学发展中基因组导向的必然。

  李英睿告诉记者,古人类基因组分析有几个重大难点:第一是从毛发化石中提取DNA难,而样本又极其珍贵,容不得丝毫浪费;第二是因为DNA有降解,测序实验进行难;第三是DNA有损伤,数据分析难。他们在与丹麦等科学家合作中,既紧张又愉快,几个科研小组相互赛跑。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科研工作者碰到有关数据分析一次次推倒又一次次重新来过的经历,直到最后才排除了DNA污染。面对这些困难和难题,中丹两国科学家仍能谈笑风生,相互信任,同时不折不挠地投入工作,令人非常珍惜和留恋那种工作氛围。

  李英睿透露,目前中丹两国科学家还在进行其他一些合作课题,包括乳腺癌研究和复杂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的研究。

  新闻链接:

  人种分类的形成

  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Blumenbach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地;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中亚、东亚等地;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等地;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马来人种,即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于被亚阿尔泰民族。

  在Blumenbach之后的几十年里,研究人员渐渐将美洲、马来两个人种归并于蒙古人种,结果进入20世纪初剩下三个主要的人种:尼格罗人种,即黑色人种;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

  北极圈的黄种人

  生活在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Inuit)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几千年前,人类最后的一支迁徙大军从亚洲出发跨过白令海峡向美洲腹地进发。尽管来自亚洲,但由于长期生活在极地环境中,因纽特人同亚洲的黄种人已经有所不同。他们身材矮小粗壮,眼睛细长,鼻子宽大,鼻尖向下弯曲,脸盘较宽,皮下脂肪很厚。粗矮的身材可以抵御寒冷,而细小的眼睛可以防止极地冰雪反射的强光对眼睛的刺激。这样的身体特征使他们有令人惊叹的抵御严寒的本领。


深圳特区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哥伦布 美洲 亚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