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可地球上的水又是从哪来的?海水最初的味道也是又咸又苦的吗?为什么远古生物都是“巨大儿”,到现代却又“缩水”了呢?这些答案,我们可以通过《远古的悸动——生命起源与进化》来找寻。这本由中科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所多名专家共同编写的科普“史诗巨片”,跨越了40亿年变迁,收集了近30年来古生物学世界的最新成果,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生命演化史。

  生命的源泉又“源”于何处

  我们常说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可是地球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南京市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馆长介绍说,在地球刚刚形成地表时,地表是没有水的。“因为当时地壳的温度特别高,在距今40亿年—38亿年时,地表气温保持在100摄氏度。”冯伟民说,尽管当时火山喷发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汽,而水蒸汽在高空冷却后变成雨,雨降落到地表时,由于温度太高,这些雨就又变为水汽进入大气层,根本聚集不起来。

  不过,虽然不成气候,但这些水蒸汽蒸发时带走地表的大量热量,使地表温度不断下降,当降到100摄氏度时,降落到地表的雨水就会停留下来而形成地表水。随着火山喷发的大量水汽聚集,这些水汽在高空冷却后变成雨水不断加入地表水“大军”,使地表水越聚越多。大约在距今40亿年时,地球上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最初海水味道很“平淡”

  海水是又咸又苦,但是最初的海水却是淡味的。为什么却截然相反呢?冯伟民说,由于海水蒸发而变成雨水落到陆地,这些雨水最后又流回大海,在流回大海的过程中,它会把陆地上的矿物质带至海里。常年累月,致使海里的矿物质越来越多。

  此外,海底的火山喷发也会给海水增添一些矿物质,使海水渐渐变得又咸(含氯化纳)又苦(含氯化镁)。有人曾统计,如果海水全部蒸发,海底的盐层将能堆成60米之高。如果把这些盐层平铺在整个地球表面,足有45米之高。尽管海水又咸又苦,但却很适合海里的动植物。

  而在海里的众多物种里,如果要问什么物种是“主流”,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鱼。错!在海洋里鱼只能算是“少数民族”,而真正的“主流”其实是菌类。“鱼类主要集中在海洋的浅海区,而深海区才是生物的富集区。”冯伟民说。虽然种类繁多,但是目前人类对于深海生物群的了解还比较少。

  生命起源于深海黑“烟囱”

  对于生命起源,古生物学界流传一种“深海烟囱起源说”。在海洋深处,由于地底下的岩浆不断溢出,促使海底形成一些地壳裂隙,海水可以从裂隙渗入到炙热的地壳深处,然后变热的海水与地内喷出的硫化氢及各种金属元素结合形成“热泉”。由于周围海水很冷,“热泉”会迅速降温,“热泉”中的黑色硫化物就会沉淀下来,随着沉淀物围绕“热泉”周围不断增高,于是就成了一个个黑色的“烟囱”。

  在“烟囱”里,生长着大量的细菌、贝壳类和虾类,它们的数量非常庞大。对于深海生物,甚至有人预计有1000万种生物存在,有90%都是从未被发现过的新鲜物种。与浅海相同类型的生物相比,深海生物从外表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它们肯定是不一样的。首先它们吃的东西就不一样,深海生物吃的是有毒硫化氢,它们的营养成分就不一样。“浅海的这些生物是不是从‘烟囱’来,它们是如何从深海‘移民’到浅海,这些疑问仍是困扰古生物学家的难题。”

  三亿年前海蝎比人还高

  在恐龙之前,地球上就有超大的物种存在,它们就是3亿年前石炭纪的巨型节肢动物,比人还高大的蝎子,吊兰大小的蜘蛛,5英尺长的千足虫,最最神奇的是巨型蜻蜓,它们的翅膀接近1米……在冯伟民的描述下,石炭纪时代仿佛更像是一个“巨人国”,相比现代物种,差别极大。

  “石炭纪的物种个头巨大主要有两大原因。”冯伟民说,第一是因为当时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无限发展。第二是因为当时的自然环境。从古生代开始,植物就“侵略”了陆地,慢慢地形成了大片的森林。这些森林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大气层氧气含量增多。这些良好的自然环境促使它们的个头迅速“膨胀”。


扬子晚报 朱姝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进化 生命起源 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