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M:21世纪的战略利剑

  比同类型导弹先进5—10年

  俄罗斯军方曾表示,“白杨”—M导弹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飞行技术性能,至少比国外同类型导弹先进5—10年时间。

  “白杨”—M是俄罗斯第5代洲际导弹,分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是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装备的主要远程弹道导弹。该导弹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推动,导弹长(带战斗部时)22.7米,直径1.95米,导弹发射重量47.2吨,投掷重1200千克,飞行距离超过10000米;核装药的准确当量虽未公布,但根据某些信息可以确定,弹头爆炸当量约为55万吨;既可发射单弹头,也可发射3—4个多弹头。导弹采用多种制导方式,飞行速度快,并能作变轨机动飞行,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和作战稳定性能。从该导弹的发射试验看,由于导弹采用了大量最新技术成果,其总体性能大大超过“白杨”家族的其他导弹,其战斗性能比俄现有洲际导弹高出50%至1倍,圆概率误差350米,可在接到作战命令5分钟内发射,使用寿命15年,在世界同类导弹中也名列前茅。

  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称,“白杨”—M穿透美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概率将达87%。据分析,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突防能力,“白杨”—M可能采用了如下技术。

  快速机动技术。“白杨”—M导弹可以机动发射,整个发射准备时间仅为15分钟。当导弹在森林地带不停机动时,其生存概率可达84%。因此,在核战争中“白杨”—M导弹不仅能够躲过第一波打击,而且还能使美导弹防御系统难以对其实施助推段拦截,进而进行有效的核反击。

  助推速燃技术。“白杨”—M导弹采用了大推力速燃发动机技术,实现在大气层内关机,大大缩减导弹主动段的时间和高度,使天基红外探测器难以发现、监测和跟踪导弹的行踪,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导弹反拦截能力。

  全程变轨技术。“白杨”—M导弹采用了新的空气动力学设计,飞行弹道可机动滑翔飞行,多次改变弹道高度,且具有机动再入能力;再入后变轨巡航飞行,进入美国侦察系统的“盲区”攻击目标,提高了弹头反拦截能力。

  多头分导技术。“白杨”—M导弹可携带3—4个分导式多弹头,并实现了雷达隐身与红外隐身一体化,具有巨大杀伤效果;拦截这些弹头需要消耗大量拦截导弹,使后续导弹得以突防。这不仅成倍增加了俄罗斯的核威慑能力,而且使导弹防御系统分身乏术,难以招架。

  高效加固技术。“白杨”—M弹头采用了多层壳体结构,提高了弹头的结构强度,能有效防止在非直接撞击条件下核爆炸效应对其产生的壳体熔化、烧毁、断裂等,还可以吸收、衰减和屏蔽核电磁脉冲等的辐射能量,失效距离仅为500米,使导弹防御系统很难对其进行拦截。

  正是这些优良性能,使俄罗斯可以宣称:“‘白杨’—M导弹将是21世纪头30年内保持世界稳定的战略核武器”。

  自主发展的核力量体系

  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是从前苏联继承过来的,而前苏联生产战略导弹的工厂有75%是在俄罗斯境外,这与俄罗斯的核大国地位不相符。因此,为加强战略武器装备研制和生产的独立性,俄罗斯必须发展全部零部件在俄罗斯生产,全弹在俄罗斯总装的新型战略型号。“白杨”—M导弹的研制成功,使俄罗斯具备了完全在本国境内研制和生产战略弹道导弹的能力。

  前苏联和美国的主要洲际战略导弹的研制飞行试验一般都在20次以上,而“白杨”—M导弹按其最初的研制计划只安排9—10次飞行试验。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对“白杨”—M导弹需求的急迫性。

  1994年12月20日,“白杨”—M导弹进行了首次试射;1997年7月8日,在普列谢茨夫靶场“白杨”—M导弹进行了第4次发射试验。由于急于部署和研制经费紧缺等原因,“白杨”—M导弹在成功进行4次飞行试验后,于1997年12月24日,2枚井基导弹开始部署在塔吉谢沃导弹基地。

  1998年底,“白杨”—M导弹完成最后试飞后进入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作战序列。由首批10枚导弹组成的“白杨”—M新型导弹团部署在俄罗斯南部萨拉托夫州塔季谢夫基地,正式担任战略作战值班任务。

  2003年末,装备“白杨”—M导弹的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第60导弹师新编第687团,在萨拉托夫州吉塔舍沃导弹基地宣布进入战斗准备状态,意味着这个导弹团已经正式组建完毕。2006年12月10日,俄军首个装备机动型“白杨”—M导弹发射装置的导弹团进入战斗值班。

  俄罗斯在失去了大部分海基战略核力量后,战略核力量的支柱是井式发射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白杨”—M导弹具有性能高、服役期限长的特点,是俄罗斯核威慑力量的中流砥柱。同时,公路机动系统保障了部队和独立发射装置行动的隐蔽性、机动性和较高的生存能力,以及在长时间里没有物质补充条件下指挥的可靠性和自动工作的能力。与核潜艇或竖井式发射系统不同,新型公路机动型“白杨”—M不会被敌方第一轮攻击波摧毁,因此将成为最可靠的核遏制手段,确保俄罗斯在后发制人的情况下仍有一支强大的核报复力量体系,切实提高俄罗斯三位一体核力量的质量和作战效果。


科技日报(李俊生 吴世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