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湖泊知多少

受长江水位低、五河支流来水锐减和久旱少雨的影响。1月6日,鄱阳湖都昌水文站观测的水位为7.95米,跌破1952年该站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的历史最低水位7.99米。记者在鄱阳湖都昌印山和星子附近水域看到,湖底出现大面积干裂,大批渔船停在干涸的湖床上,渔民无鱼可打,“洗脚上岸”成为常态。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14日电 我国湖泊是如何变化的?要精准回答这个问题,即使是我国湖泊研究权威机构的专家也犯难。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直言:“我国湖泊家底不清。”

如果查阅史料,关于中国湖泊概况的材料少之又少,系统性材料大概有这么几份:王洪道等编著的《中国湖泊水资源》,记载的是用1978年之前地图计算和相关专题研究获得的湖泊面积;《中国湖泊志》,使用的是1970年代至1980年代湖泊相关调查与专题研究以及1990年代中科院湖沼专项调查数据的整编成果,时间跨度最大达30年。

“很难有同一时段的规范性系统数据,很多表述中只能用‘50年代’‘60—70年代’‘2000年后’等。”杨桂山说。

希望完全通过长期定位观测数据给出答案也不太现实

2008年,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在江西建成了中国生态研究网络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与先前该所建立的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等一起,构成了“极不完整的”湖泊综合观测研究体系。

鄱阳湖站站长陈宇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在鄱阳湖水面布设了30多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要监测40多个化学、生物等指标,此外还会组织夏季全湖面调查,重点围绕鄱阳湖水文水动力、水环境、水体与湿地生态以及江湖关系和流域物质输移等进行长期、系统的定位监测和专题研究,研究所有30多人的团队依托研究站开展相关研究。

但与我国水利部门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建成的多个鄱阳湖水文观测站相比,这个综合观测研究站是个迟到者。

“再等5—10年,研究站肯定能产出有关鄱阳湖演变的重要成果。”但陈宇炜说,现阶段仅靠单一的水文或水环境监测数据和几年的定位监测,很难发现规律性变化。

通过全国湖泊普查可以找到答案吗?

2007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实施了“中国湖泊水质水量和生物资源调查”重点项目,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库为目的的重大项目,也被称为我国第二次湖泊调查。

“此次调查对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数据摸得比较准。”杨桂山说,调查历时5年,共得到了国家宝贵的2000多万元经费支持,重点对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东部平原、东北地区和云贵高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176个淡水湖泊的水质水量与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

让他遗憾的是,调查虽涵盖了长江中下游与云贵高原全部以及东北地区近一半大于10平方公里以上的淡水湖泊,但总数仍不及全国10平方公里以上湖泊数量的1/4,大量分布于青藏高原和蒙新地区的重要湖泊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除三江源和西北10多个重要湖泊外,并没有涉及。

“经费实在不够。”杨桂山说,对全国1平方公里以上近2700个湖泊,只能做数量和分布遥感普查。

当然,与被称为第一次湖泊调查的数据相比,这次已有不小的进步。

第一次湖泊调查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完成调查已是30多年后的80年代后期。当时主要依托相关专题研究,“只能在专题研究过程中挤出经费做些调查”,杨桂山说,这种调查相对比较零散,时间上也没有系统性。

但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资源和接纳流域水沙与污染物的重要场所,湖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作为一项科技基础性工作,湖泊调查被赋予更大责任:认识湖泊基本状况、演变过程,掌握当前湖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等。

在鄱阳湖开发中就遇到这样的尴尬

2009年,国务院通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鄱阳湖及周边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另一方面鄱阳湖近年来枯季持续超低水位引发缺水问题,使得围绕鄱阳湖开发和控湖工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论。

不论哪种观点,都需要全面而详细的科学数据来支持。可问题接踵而至,除上世纪80年代由孙鸿烈院士牵头组织的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外,近30年没有新的可靠的数据支撑,这样的现状不能满足鄱阳湖保护的需要。南昌大学教授周文斌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我们用的湖底地图还是当年日本人绘制的,实在是不能满足需要了!”

在以“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上,与会专家建议,对鄱阳湖流域的开发问题要慎之又慎。需等在获取大量系统科学数据以及对人与自然双重扰动下湖泊水文、水环境和水生态变化做出科学判断,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和适应对策后,才能就控湖与否做出科学的决策。

“目前对湖泊关注度不够,我们希望以后能像国土资源大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调查等一样,湖泊也能实现定期系统的调查,以摸清湖泊家底。”杨桂山说。


中国科技网(记者 陈瑜 游雪晴)

我国湖泊50年消失243个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14日电 最近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显示,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96个。来自我国第二次湖泊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

此次调查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实施。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库为目的的重大项目。

调查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进行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的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生物资源系统调查。

“北方和西北干旱区湖泊水位下降和咸化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量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如此评价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

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样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

杨桂山举例说,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载有土著鱼类26种,到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1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下降。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杨桂山特别强调,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域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域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


中国科技网(记者 陈瑜)

营养过剩已成我国湖泊通病

中国科技网北京1月14日电 2008年,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陈宇炜开始担任中国生态研究网络鄱阳湖湖泊湿地观测研究站站长。这位从事多年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一直有记工作笔记的习惯,除了记录例行事项,他还会自加功课,记下沿途考察路线、风土人情等情况。

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近年来苦草这种原来在鄱阳湖大范围生长的清水种类的植物已相对减少,眼子菜这类耐污的植物则成燎原之势,在一些湖区生长得非常茂盛。“这说明生物物种结构在变化。”陈宇炜说,这种变化有利有弊,但可以肯定的是,耐污种类的增加,说明水质有变差的趋势。

2011年夏,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民又去了趟云贵高原杞麓湖。

“湖东北部水华很厚。”这是张民最直观的印象,但他并不觉得这是新闻,因为近几年的每个夏天都是如此。

“根据调查,水体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趋势明显,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是我国各个地区湖泊都不同程度面临的问题,尤其是东部平原湖区和云贵高原湖区,问题最为突出。”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援引最新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11》,2007—2010年湖泊水质调查数据表明,长江中下游107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中,77%的湖泊水质劣于Ⅲ类水质,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湖泊占32%;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调查湖泊总数的88.3%,其中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的湖泊占23.4%,尤以下游苏南湖群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多数湖泊全年均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洞庭湖和鄱阳湖也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中国科技网(记者 陈瑜)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