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浑浊度对造礁石珊瑚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海洋环境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其主要建造者是与虫黄藻互利共生的造礁石珊瑚。珊瑚礁白化是近20年来最引人关注的生态现象之一,它导致了热带海洋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危及了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已成为生态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三亚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周围养殖场的增多等导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以及陆源泥沙和悬浮颗粒物致使的水体浑浊等,已对三亚湾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不小的影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亚鹿回头珊瑚礁的生态系统已出现明显退化趋势。水体浑浊度是影响此海域珊瑚生长和共生虫黄藻恢复的重要原因之一,它间接决定着阳光的充足与否,从而影响到石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关于水体浑浊度对珊瑚生长的影响,国内外已有不少野外调查研究,但室内模拟有机物引起的浑浊度对珊瑚的影响还是空白。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谭烨辉研究院担任通讯作者撰写的《水体浑浊度对不同造礁石珊瑚种类共生虫黄藻的影响》一文率先在室内模拟5种采自鹿回头海域的造礁石珊瑚对不同的水体浑浊度梯度的响应情况,该文发表在《科学通报》2012年第5期上。他们通过观测珊瑚共生虫黄藻密度和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来间接反映石珊瑚共生体对水体浑浊度胁迫的响应。

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水体浑浊度对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光合效率和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浑浊度的增加而加强。除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的低浊度组外,其它实验组虫黄藻的Fv/Fm值和密度最终均降为0,珊瑚完全白化,且在高浑浊度水体中白化速度较快。不同种类的造礁石珊瑚共生虫黄藻对水体浑浊度的耐受能力不同,块状的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的耐受能力较强,枝状的多空鹿角珊瑚、鼻形鹿角珊瑚和鹿角杯形珊瑚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

块状珊瑚相对于枝状珊瑚所具有的高共生虫黄藻密度,可能是其具有较强的耐受浑浊水体能力,从而具有较强的抗白化能力的原因之一。低浊度组的丛生盔形珊瑚和澄黄滨珊瑚Fv/Fm值一直保持稳定,其共生藻具有较稳定的光合效率,能适应一定的低浑浊环境,可能是其较强抗白化能力的原因之一。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