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窑石器工场遗址考古新收获

内蒙古大窑石器工场遗址考古新收获

内蒙古大窑石器工场遗址考古新收获

大窑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北约33公里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由内蒙古博物院汪宇平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并对该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发现了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在内的大量文化遗物,年代跨度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新石器时代。该遗址有多处燧石岩脉露头,遗址区内地表散布有大量的石渣、石块、石片等,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石器制造场遗址。

自2011年开始,内蒙古博物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对大窑遗址进行新的系统研究工作,这其中包括:

1. 遗址区域调查。主要分为三方面:确定遗址堆积是风尘堆积还是河湖相堆积,分析本区域地层特点;明确区域地质条件,对燧石岩脉出露的范围以及燧石特点有一定的认识;摸清人工石制品的分布范围,重新评估遗址的规模与各地点之间关系。

2. 若干地点的考古发掘。分为两部分,发掘过去调查发现,但没有进行发掘过的地点;对过去发掘过的地点重新进行发掘。

3. 对以往发掘材料的整理研究,包括过去调查采集和未整理的发掘材料。

二道沟位于大窑村南山西北坡,西北东南走向,全长350米,最高点海拔1380米,高差100多米,该地点发现于1973年,于1976、1978年进行过两次发掘,当时的研究认为该地点属于中石器时代。

2011年6-9月,内蒙古博物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二道沟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分为三个部分,二道沟主发掘区、二道沟沟口和二道沟T2。本次发掘严格遵守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科学获取遗址中所包含的人类行为信息和环境信息等,如采集出土物的三维坐标,采集环境、测年样品等。

 发掘表明,二道沟主发掘区按堆积性质可分为原生地层和坡积地层。

 原生地层共有6个自然层,其中至少包括3个文化层。石制品全部出土于第1、2自然层。文化层共出土石制品130余件,石制品类别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残片,以断块和残片数量最多,工具以边刮器为主。石制品原料全部为燧石岩块,剥片技术和加工技术均为硬锤,属于中国北方的石核-石片-刮削器主工业范畴。

坡积地层按埋藏年代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出土石制品数量巨大,达50000余件。总的来说石制品表现出如下几点特征:1、坡积地层出土的石制品总数很大,在不足15立方的土量中出土五万余件石制品,密度大,坡积速度快,物源丰富。2、坡积地层中虽然无法确定坡积物内石制品的共时性,但从埋藏过程看又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晚期出土石制品数量较早期更多,石制品表现出更为进步的技术特征。3、原料单一,99%以上为燧石。4、石制品风格多样。有技术较为成熟的各类细石核,也有以硬锤剥片技术为主的普通石核,有形制较为规整的细石叶,也有各类完整锤击石片。石器类型有边刮器、端刮器、凹缺器、尖状器、两面器、砍砸器等。5、石制品以最大径小于60毫米的小型为主。6、石器类型以单刃边刮器为主。

此次发掘表明二道沟地点至少包括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以往对中石器时代的认识。在对坡积遗存的研究中,系统运用了统计学的相关方法,为解决坡积遗存研究这一难题做了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该地点的磁化率、粒度实验目前已经完成,孢粉和光释光测年工作正在进行当中,结合多种技术手段,将填补该地点年代与环境研究工作的空白。

大窑遗址作为一个遗址群,地处欧亚草原与中原地区的过渡地带,又是东西方旧石器文化传播的重要枢纽点,拥有得天独厚的燧石原料,被古人类长时间连续利用,遗址年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到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丰富多样。该遗址的研究,将会涉及中国旧石器时代南北主工业二元结构和若干区域性文化变体、中国北方石叶和细石叶起源与传播、晚更新世以来人类适应方式变化和现代人起源等多个科学问题,学术意义重大。

大窑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发掘促保护,以研究促保护已经成为大窑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新思路,在考古调查发掘以及研究的基础上,考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的筹建工作都在进行中。


徐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汪英华(内蒙古博物院)
陈福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文物信息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