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难觅踪影 网友呼吁设“暗夜保护区”

这几天天气晴好,夜晚的星空也露了露脸。可是,在杭州,每年能清晰看到星星的夜晚并不多。许多大城市也一样,想看到小时候常见的灿烂星空,已成为一种奢侈。这也是人类发展带来的“副产品”之一。

近日,不少网友呼吁,尽快设立我们自己的“夜空保护区”,保护头顶上那片灿烂的星空。

为何难见“繁星点点”

仰望星空,繁星点点。小的时候,坐在自家阳台上,抬头就能看到一颗颗星星布满夜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可是,如今,这样的夜空却很难再看到。

“在城市里看星星,或者进行更为专业的天文观测,对夜空的能见度要求比较高。”北京天文馆馆长、《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分析,导致城市夜空难觅“星踪”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气污染导致雾霾,二是城市灯光引起的光污染,三是阴雨天气的影响。

朱进说,除了第三条属于自然因素外,前两条,可以说都有人为因素在里面。加大空气污染治理,控制雾霾天气的形成,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成为今年市“两会”热议的话题。

在不久前的市“两会”上,许多代表、委员都把目光聚焦在大气污染治理这个话题上,提出了不少议案、提案和建议。例如,控制上路汽车数量、推行机动车“油改气”、提高公交分担率、限放禁放烟花爆竹等。

“而夜晚城市灯光造成的光污染,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杭州高级中学教师、杭高天文台指导老师林岚说。 所谓“光污染”,指的是城市室外照明造成夜空发亮,从而影响天文观测的现象。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人工白昼”。“10年前,我们在西湖边观测英仙座流星雨。那个时候,天上的星星还是很多的。但是,现在,主城区已经很难找到一块可以观星的地方了。”林岚说。

“暗夜保护区”保护啥

近日,一项名为“夜空保护”的计划在国内一些知名论坛上悄然传播开来。

在国内著名天文论坛“牧夫天文”上,网友“人与自然”发帖说,“相比美国、加拿大等国,同样地大物博的中国,在保护夜空方面,似乎起步有些晚了。”

据报道,2009年1月,国内首个“夜天光保护区”在我省的安吉建成。在安吉天荒坪海拔900米处,有一个“江南天池”景区,这里经过了1年的改造,不但撤掉了朝天灯,在宾馆房间里也采用床头灯、写字台灯等局部照明,并挂上了遮光窗帘,为天文观测保留足够的黑暗。

省内的宁波,则将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确定为该市首个“黑夜保护区”。

不久前,微博上还盛传一个视频《纳米比亚的夜空》,受到网友的追捧。在这个1分钟左右的视频中,人们看到一些罕见的箭袋树,在深邃的夜空之下被银河系的光芒所照亮。不少网友看过之后说:“怎一个震撼了得!”

“建立"暗夜保护区",除了唤醒民众保护夜空的意识,也能在机制上为夜空保护提供保障。”林岚说。 据了解,设立“暗夜保护区”的基本条件是严控灯光和大气雾霾程度,确保夜空中肉眼能见6等左右(星星亮度等级,1等星的亮度正好等于6等星的100倍)星星,同时对晴天的天数也作出相应的规定。

保护夜空需要做什么

治理雾霾和光污染,保护夜空,除了要提高全民的意识,更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2002年3月,捷克在《环境法》中对城市光污染控制作了规定,成为第一个将光污染的防治写进全国性的法律条文的国家。

2007年8月,斯洛文尼亚制定了《光污染法》,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光污染的独立法案。该法案规定户外灯光必须有遮光罩,并且不能毫无目的地向上发散;保护居民免受光入侵的干扰等。

再看看国内。2008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并于2009年5月1日起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限定城市光污染的行业规范。

但是,国内多数城市还没有进一步出台相应细则,目前也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夜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就杭州范围来说,在山区,像淳安千岛湖周边的一些山村,就比较适合看星星。因为那里大气质量好,夜晚的灯光也控制得比较好。”林岚说。

但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推进,会不会以后连仅有的一片透亮夜空都保不住呢?

“如果没有制度作保障,星空终会被文明所吞噬。”网友“人与自然”不无担忧地说。


杭州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环境 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