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宁城道虎沟首次发现原始形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

“哺乳形巨齿兽”复原图

“哺乳形巨齿兽”复原图

“哺乳形巨齿兽”化石

“哺乳形巨齿兽”化石

据沈阳晚报、沈阳网(丁宁 颜宇佳):阅读指引

在1.65亿年前,陆地上除了有大家熟悉的恐龙之外,还有一群小的哺乳动物,它们身上长着绒毛,既吃植物也吃昆虫、小动物,它们被叫做“哺乳形巨齿兽”,是目前发现最原始的具毛发哺乳动物。由沈阳师范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波恩大学组成的课题组在我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距今约1.65亿年的中侏罗世地层中,首次发现原始形哺乳动物——“哺乳形巨齿兽”化石。

今天(8月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述这一新发现以《侏罗纪哺乳形动物和最早期哺乳动物的演化适应》为题正式发表,该论文是由沈阳师范大学青年古脊椎动物专家周长付博士和伍少远博士、国际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芝加哥大学罗哲西教授和波恩大学T.马丁教授共同合作完成。

它们的器官

牙齿的辨别最费劲

这片化石是2011年被内蒙古宁城当地农民工发现的,随后化石被送到了沈师古生物研究所。“两年时间主要是对化石裸露部分进行修理,分辨骨头的位置,绘图等。”周长付博士介绍,这整理部分最费功夫的还属牙齿的辨别,因为牙齿对辨别出他们的年代、物种等起到决定的作用。

“牙都不大,最大为一到两厘米左右。”周博士介绍,总共有26颗牙。此外,在这片化石上,巨齿兽的周围都是黄豆粒大小的颗粒。周长付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这个颗粒叫真叶肢介,一种节肢动物化石,它是道虎沟地区侏罗纪中期地层中一种典型的无脊椎动物化石类群,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化石距今1.6—2亿年前。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家、沈师古生物学科带头人孙革教授介绍,哺乳类形态特征的起源可追溯至晚三叠世和侏罗纪的原始形哺乳动物化石。原始形哺乳动物的重要科学意义在于它们代表了哺乳动物最原始形态特征。这为追溯哺乳动物的起源和最早期哺乳类宏观演化提供化石证据。原始形哺乳动物很少有保存头颅和肢体骨骼,更少有毛发保存成为化石。“巨齿兽”是最原始的小贼兽支系仅有的完整的头颅和骨骼,是这一类群化石的十分珍贵的重要发现。

它们的食物

巨齿兽主食“荤素”搭配

化石上的巨齿兽体,身材很娇小,体形像是小松鼠。周博士介绍,经过测算,巨齿兽长约30厘米,体重估计约250克,它的臼齿有多列的瘤齿,显现了杂食性和食草性。它下颌前臼齿发育一个大而弯曲的齿尖,表明有戳刺能力。由此推测,巨齿兽既吃植物,又吃昆虫,可能还吃其他小动物。

在复原图上,孙革教授考虑到与巨齿兽同时代的植物义马银杏,所以特绘制了巨齿兽吃义马银杏的图片。周博士介绍,巨齿兽的下颌式中耳以及原始的踝关节表明哺乳动物祖先型特征。但巨齿兽的臼齿已高度特化,具有愈合的高冠型齿根和上下牙齿颌精确咬合,表明原始形哺乳动物已有十分进步的齿形分异和食性的功能适应。通过观察,巨齿兽没有脚后跟,胸和腰的部分区分得不明显。不过,巨齿兽的胫骨和腓骨的两端已经愈合,其骨骼特征类似于现生犰狳类或蹄兔类,特别是与非洲现生的岩蹄兔的地栖生活方式和习性近似,但“巨齿兽”的体型要比非洲岩蹄兔更“苗条”些。

巨齿兽虽娇小,但也很“厉害”。在它的脚掌上,具有一个大的跗骨刺,可以麻醉敌对动物,很像现生哺乳动物鸭嘴兽的跗骨毒刺,这可能是为防御而具有的特征。在化石上,巨齿兽骨架的周围多处保存有毛发印痕,腹部保存有裸露的皮肤褶皱;据此推测巨齿兽很有可能具有一个裸露的腹部,但目前还无法推测是否发育有育儿袋。毛皮和其它皮肤衍生物(如跗骨毒刺),证实了早期原始形哺乳动物已广泛具有哺乳类皮肤结构。

它们的芳容

日后将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

此次发现的巨齿兽的正型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沈师方面表示,日后巨齿兽将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里展出,届时古生物爱好者可以一睹其芳容。

目前,沈师在鸟类起源、被子植物早期演化及哺乳动物起源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已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英国《自然》杂志发表3篇论文。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里,刊登《自然》杂志的“第一朵花”——辽宁古果、“李氏果”、最早的带羽毛恐龙——赫氏近鸟龙都有展台供爱好者观看。(神秘的地球uux.cn)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哺乳动物 化石 哺乳形巨齿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