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漳平市一施工地山上突然掉下一具400年前石棺

龙岩漳平市一施工地山上突然掉下一具400年前石棺

龙岩漳平市一施工地山上突然掉下一具400年前石棺

出土的墓碑

出土的墓碑

(神秘的地球)据海峡导报(吴林增 卢婷婷):前日,龙岩漳平市一施工地,挖到一具“石棺”,昨日,又挖出墓碑和墓志铭。

目前,“石棺”暂未开启。但从出土的墓碑及墓志铭可知,墓主人朱氏,生于明朝,葬于明朝嘉靖巳亥年正月。

漳平市文物局相关人士表示,今日省里的考古专家将到漳平对“石棺”进行考证。

现场:山头掉下一“石棺”

发现“石棺”的工地距离漳平市区一公里左右,为漳平市某中学新校区施工地。目前,工地正在平整土地阶段。

昨日,导报记者赶到现场看到,出土的“石棺”长约2米、高1.5米,呈黄白色。

施工方负责人介绍,14日下午,铲车在一个小山包平整土地时,突然,从山包上掉下一块“巨石”。“巨石从山包滚落下来,起初以为是平常的石头。”

负责人说,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具“石棺”。于是,施工队把“石棺”移至一旁,加以保护,并将此事告知漳平市文物局。

昨日早上,漳平市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在发现“石棺”的山包上进行再次挖掘。此时,山包上又挖出墓碑、墓志铭。

据了解,“石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外部为“外棺”,坚硬如石头,一分厚度20厘米左右;内部还藏有一“内棺”,为普通的木质棺材。这个“石棺”保存完好,“外棺”并未被破坏,所以,无法看到“内棺”。

揭秘:墓主死于嘉靖年间

在“石棺”的旁边,还有一块墓碑。墓碑正中写着:顯妣静一朱氏墓(注释:顯为显的繁体字,显妣意为亡母)。墓碑右侧写着:孝子陈文衡、陈文衢奉祀。墓碑左侧写着:大明嘉靖巳亥年正月十六日立。

漳平市文物局局长周阿强说,从墓碑上可以看出,墓主人叫朱静一。她的两个儿子陈文衡、陈文衢给她立了这块墓碑。墓碑立于嘉靖巳亥年,迄今400多年。

而与墓碑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块墓志铭。导报记者看到,墓志铭为正方形,长约25厘米。墓志铭上的文字为红色,有些文字已经模糊不清,墓志铭依稀介绍墓主人的生平、死亡和下葬时间。

从墓志铭上,可以大概获知,朱氏生于明朝(具体年份模糊不清),死于嘉靖年间(具体年份模糊不清),嘉靖巳亥年正月××日(具体时间模糊不清)葬,葬于易坑口(墓地所在地名)。此外,墓志铭还介绍了朱氏的生平,但是无法看清。

在墓志铭的右侧写着:漳平县和平。周局长说,墓主人可能是如今的漳平县和平镇人。墓主人儿子姓陈,但是,翻阅漳平陈氏族谱,并未记载过陈文衡、陈文衢两人。

讲述:墓主人家境或殷实

据周局长介绍,10多年前,漳平市另外一个工地,也曾出土过一具“石棺”。他说,那个“石棺”开启后,墓主人保存较好,连胡须都能看到。“因为‘石棺’是三合土结构,密封程度很好,能够防止‘内棺’被腐蚀,所以,墓主人保存较好。”周局长说,“石棺”开启之后,尸体很快就氧化变黑。

据介绍,在龙岩,类似的“石棺”已经被挖掘过多次,2011年,在龙岩新罗区也曾出土类似的“石棺”。

据悉,明清时,在龙岩如有人去世后,一般会选择一块风水好的地方埋葬死者。而为了让棺木保存完好,会选择用“三合土”制造“石棺”保护棺材。有“石棺”的保护,木质棺材就不会被氧化腐蚀;这种埋葬方式,在清朝时居多,且多是有钱人家。

“所以,不是一般人都用石棺埋葬,这个墓主人或许在当时家境还比较殷实。”周局长说,今日,省里的考古专家将到漳平对“石棺”进行考证。

相关新闻

“石棺”是如何制作的?

“石棺”的材质“三合土”,成分为石灰、黏土、细砂。

据悉,这种“三合土”结构坚硬,一旦夯实之后,就好比一块巨大的石头。“石棺”制作时,石灰、黏土、细砂要经过几道程序的捣、舂,直到“三合土”变得黏性十足,夯实之后,就会成为“石头”。

“石棺”的做法,就是先造出一个洞穴,把木质棺材放进去,然后封住洞口。这样“石棺”里头的木质棺材就不容易被氧化腐蚀。“石棺”葬法在古代较为常见,一般称为一棺一椁。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考古 石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