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经济 中国寄希望以科学技术

(神秘的地球)据EurekAlert!: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国际战略倡议副院长Denis Simon披露,在面对快速改变与增长时保持稳定,并主动参与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合作性全球联系将是帮助中国成为创新型经济体的关键。

作为全世界研究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创新领域的最为知名的专家之一,Simon在最近主持了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举办的一次大会,该会议关注的是科学与技术在中国的国际关系中所起到的不断演变的作用。

辅之以过去5年在研发中的战略投资,更为积极地参与跨界科学技术的合作也使得中国能够在国际平台上就制定具体受关注领域的全球议程方面获得了更大的发言权及影响力。中国在应用科学技术外交来促进经贸合作上正变得越来越卓有成效,例如在2011年启动的中非科学技术伙伴关系计划等。

Simon说:“过去,中国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与西方国家之间所具有的是不对称的关系,当涉及科学与技术合作时,作为特别是以等级划分的关系的一部分,中国常常只是技术转让的接受方。在当今以全球为导向的知识网络世界中,我们观察到中国正通过加强其国内的创新体系而从传统的单边技术转让模式转移至建立起更为双边的、互惠的模式。中国官方现在明白,如欲获得技术,你必须越来越要具备一些技术及相关的能力。”

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30位的发言人及专家组成员参加了这次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的会议,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Xue Lan,来自中国科技交流中心的Wang Zhongcheng,来自中国科学院的Liu Xielin,来自瑞典全球挑战的Nannan Lundin以及来自美国专利与商标局的Mark Cohen。

专家小组审查了一系列的议题,其中包括推动中国的国际科学技术关系的政策与策略;中国与特定国家的政府与政府的关系;国际太空竞争;中国在气候变化及清洁能源上的作用;中国技术转让进出口模式的改变;以及中国在全球知识产权体系中的不断演变的角色。

这次大会还对中国的海归科学家及工程人员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他们中有许多人具有在北美及欧洲的研究生学位。当中国试图改善其研究与发展的基础结构时,这些海归人士有起到催化作用的潜在能力。

来自英国诺丁汉大学的教学人员Cao Cong说,有超过140万名在海外生活或工作的中国公民在2013年底已经返回中国。他指出,大多数的海归人员专注于成立支持科学与技术的机构,以及在改善研发活动的管理及资金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政府一直通过推出像“青年千人计划”及“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有系统地支持其有才华的公民回国效力。

Cao说:“然而,有一些新出现的顾虑。来自中国及海外的研究人员正在密切关注中国政府在确定研究生产力及文化中所起的作用。他们还在密切关注中国的短期与长期研究目标,科学界对公众及政治领导的责任,以及归国人员的在追求卓越研究与挑战现有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

Global Challenge是瑞典的一个独立智库;来自那里的Nannan Lundin说,尽管中国快速成长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其获得外来赞美及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但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也是重要的。

Lundin说:“除非被视作全球性商业成功的典型,否则中国就不会被视为一个创新型经济体。我们不仅需要在多学科研究上进行国际合作以克服基础研究与新的知识创造之间存在的差距,而且我们也需要训练中国的研究人员恰当地应用他们的知识以推动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Simon说:“中国逐步地将自己定位为在国际科学与技术事务中扮演更为积极和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好进展。我无法想象当前会有哪一个单一的与全球科学技术相关的问题或挑战——包括气候变化、新能源、世界卫生等——不需要中国与美国及世界其它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或者正如中国科学技术部的Li Xin在评论全球科技问题时所说的:“我们不仅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且我们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科学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