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新、旧石器时期史前文化遗址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黔讯网:贵州处于高海拔、低纬度、温湿季风区和亚热带气候区,山地复杂多样,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之独特的喀斯特岩溶造就了众多天然洞穴,为以采集、狩猎为生的古人类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场所。贵州发现史前文化遗址,不仅为考古和人类繁衍研究提供了打量资料,也成为贵州旅游开发的一个新亮点。

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

1.桐梓岩灰洞遗址

桐梓岩灰洞遗址位于贵州东北面大娄山的中断、桐梓县城西26千米的柴山岗南麓,是一个发育于二迭纪厚层灰岩的喀斯特溶洞。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贵州省博物馆对该洞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出土古人类牙齿化石二枚,并发现了旧石器、用火遗迹及相当多的动物化石。1983年再度现场考查,又获人牙化石四枚。 吴茂霖等(1975)将岩灰洞堆积物分为七层。其中第一层为浮土,第二层为覆盖整个洞穴的薄钙板,第三层为含有少量动物化石的褐色粘土,第四层为灰黄色含砾砂土含人类化石、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以下5-7层均未发现文化遗物或动物化石。 岩灰洞系贵州第一个找到古人类化石的地点,所发现的烧骨样本是华南地区最早的用火证据,岩灰洞动物群对华南第四纪古生物地层研究有重要性。

2.安龙龙广观音洞遗址

安龙龙广观音洞遗址位于安龙县龙广镇,距县城37千米,地处槽谷型盆地中的一个溶蚀残存的小山上。观音洞遗址发现于1985年春,1986年试掘,1990~1991年首次发掘,1995年、1996年进行了第二、三次发掘。几次发掘共出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器、陶片、人类和动物遗骸等各类遗物20余万件,以及大量用火遗迹。其中人类遗骸30余件,石制品数以万计,骨制品近百件,陶片20余件,动物遗骸数量最多,计有20多个属种。遗址文化堆积厚约5米,可分13层,各层均有文化遗物出土。第11至8连续四个文化层14C年代落在距今9970?200~7080?300年间,据此推测观音洞遗址年代应该在距今1万余年至6千年之间。该遗址填补了贵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对探索贵州乃至中国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问题具有着重要价值。

3.安龙铜鼓山菩萨洞遗址

安龙铜鼓山菩萨洞遗址位于安龙县城南约3千米的铜鼓山,南侧半山一石洞中,俗称菩萨洞。1983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在菩萨洞外陡直坡面发现零散打制石器数件,在洞内堆积层中出土石器和化石骨片数十件。经初步鉴定,其文化时代与安龙观音洞遗址属于同一时期,为旧时代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约12000年左右。

4.黔西观音洞遗址

该遗址位于黔西县沙井乡观音洞村,是我国长江以南发现的第一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时代约从距今20万年到4万年。其内涵丰富,性质突出,在中国旧石器明代考古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5.盘县大洞遗址

盘县大洞遗址

盘县大洞遗址

盘县大洞遗址位于盘县城区东南49千米处的珠东乡十里坪村,是中国南方新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于1993年正式发掘,获得4颗古人类牙化石、2000余件石器制品和近万件动物化石,以及一批灰烬、灰屑、烧骨等文化遗物。盘县大洞是更新世洞穴和旧石器时期洞穴遗址,在世界旧石器中期遗址中实属罕见,199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成果之首。

6.桐梓马鞍山遗址

马鞍山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桐梓县城南2公里的马鞍山北坡,马鞍山约发育与三迭纪,因地壳颤抖下降运动形成马鞍形,"马鞍"下出现一个天然洞.洞坐南向北,下距天门河岸约500米,与岸北魁岩石壁隔河相持。

7.普定穿洞遗址

普定穿洞遗址位于普定县城西北5千米一片溶蚀型大盆地中一座孤山的山腰,为一个南北洞口对穿的石灰岩溶洞,当地人称为“穿洞”。洞口离地面20余米、海拔1286米,洞内最高处9米、宽13米、深18米。穿洞遗址的地质时代是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晚期,距今15000年,穿洞人属于贵州较早的古人类之一。

8.水城硝灰洞遗址

硝灰洞因古时有人在洞内挖土熬硝得名。位于钟山区中心城西北23公里之三岔河北岸,地处今水城发电厂附近,是贵州省继黔西观音洞、桐梓岩灰洞后,于1973年夏发现的又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为贵州发现的第二个有人类化石之旧时器时代遗址。同年冬至次年春,由贵州省博物馆发掘清理。

除以上发现遗址外,贵州旧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还有兴义猫猫洞遗址、普定白岩脚洞遗址、威宁草海旧石器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遗址

1.平坝飞虎山遗址

1978年调查发现,1981年冬发掘,遗址的上层为新石器时代,其下面叠压着旧石器时代的遗物。飞虎山上层新石器时代堆积,其绝对年代距今4000~6000年。1982年贵州省将其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2.毕节青场老鸦洞遗址

毕节青场老鸦洞遗址,位于贵州省毕节市青场镇西北。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形遗址。洞口朝向西南,面积230平方米。1983年发现,1985年发掘,洞内堆积物胶结坚硬,以灰色和黄色为主,掘露厚度2米。出土人类化石有尺、桡骨1件。据形态特征和石化程度,归属晚期智人。出土石制品1000余件。有石核、石片等。用火遗迹有灰堆、碳削等。动物化石有猕候、竹鼠等。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期,文化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碳14测年结果为距今13740±200年—19450±250年之间。

3.普安铜鼓山遗址

铜鼓山遗址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营盘村陈家龙滩东约500米的铜鼓山山顶,遗址总面积4000平方米,保护范围总面积41420平方米。1978年贵州省博物馆考古人员调查发现,1979年进行了小范围试掘 。1980年10月进行第一次较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1519平方米。2002年3~5月,贵州省考古所对其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880平方米。两次发掘共清理房址4座、窑址1座、灰坑11个和活动面、火塘、大量零散柱洞等遗迹,出土较完整陶器、石器、青铜器、铁器、玉器和冶铸青铜器的陶石范模500余件,陶器碎片1万余片。尤其重要的是,冶铸青铜用具除部分陶坩埚外,出土的范模包括戈范、剑范、钺范、镞范和鱼钩范等,发掘者认为:铜鼓山遗址是一个铸造铜器(以兵器为主)的手工作坊遗址,其北半区主要是铸造铜器的作坊区,南半区主要是生活区。遗址时代为战国~西汉时期。它是贵州境内经过正式发掘的唯一一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冶铸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科研和保护价值,不仅对探讨古夜郎文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还可部分解决广泛流行于贵州西部、云南、广西甚至东南亚地区部分青铜器和的产地,且这些青铜器造型和风格均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可能构成一个地域性考古学文化。

除以上遗址外,贵州新石器时代遗址还有广顺神仙洞、威宁中水大河湾新石器遗址以及松桃虎渡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新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