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盆地飞梁遗址最新考古材料揭示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成因和生存行为 来源: 神秘的地球 时间:2017年11月24日 10:16 飞梁遗址出土部分动物化石及砍砸痕迹 (裴树文供图)飞梁遗址出土的部分石器(裴树文供图)(神秘的地球uux.cn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7年11月22日,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的下属刊物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裴树文研究员联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单位,对泥河湾盆地飞梁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就盆地内考古材料所揭示的早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址成因和生存行为进行解读。泥河湾盆地地处黄土高原东北部边缘,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学术界所关注,被誉为“东方的奥杜威峡谷”。然而,人类在早更新世不同时段活动的遗址成因、技术特点、生存行为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学术问题尚有待系统揭示。近年来,裴树文等在该区域进行了多年的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对多个地点的材料进行了梳理和解读,获得了一批来自原生地层的考古材料和相关原始数据。其中飞梁遗址由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谢飞研究员于1985年发现,1990和1996年进行系统发掘,处在早期人类在泥河湾盆地活动的密集分布区,3000余件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出土于下更新统泥河湾河湖相地层内。古地磁年代测定表明,古人类在该遗址活动的时间为距今120万年前。飞梁遗址的遗物埋藏于湖滨相粉砂和黏土层内,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表面新鲜,是揭示早期人类遗址成因和石器技术的难得材料。研究人员采用国际常用的早期人类活动遗址成因研究手段,对出土石制品类型组合与外表磨蚀状况、废片大小的区间分布、石制品空间聚集特点、拼合标本空间分析等指标,结合遗址地层的粒度分析,对飞梁遗址T1、T2、T3和TOK等探方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古人类活动于泥河湾古湖的边缘,石制品制作完成后原地埋藏,和动物化石一起经历了湖滨片流改造,其改造程度微弱,石制品技术组合是揭示古人类石器技术特点的理想材料。对于原生地层出土的石制品与古人类适应策略,研究者采用西方技术类型学研究体系,对原料利用、石制品类型及个体大小、剥片模式、废片类型与技术以及修理策略等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古人类因地制宜获取遗址周边震旦系的燧石和白云岩、侏罗系的火山岩等石质资源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剥片类产品均属于早期人类的奥杜威工业(Oldowan)石核或石核工具类型,各种类型的废片显示原始的技术指标,剥片体系和产品技术指标变异均处在人类最早的石器技术范围内。值得指出的是,同泥河湾盆地多个同时期古人类活动遗址的石器技术相比,飞梁遗址同样存在早期人类对优质燧石原料的青睐和精致加工,但修理技术相对简单、缺乏对称性和定型标本。综合来看,该遗址的石器工业特点可界定为中国(东亚)似奥杜威(Oldowan-like)工业或者mode1技术传统(石核-石片工业体系)。鉴于泥河湾盆地在东亚早期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的重要性,研究者从遗址埋藏特点、古人类活动范围、技术策略与行为等多个方面,对盆地内目前发现和报道的10多处百万年前的遗址进行梳理和评价。与东亚部分地区石制品保存于河流阶地、洞穴和山间盆地等高能量沉积环境相比,泥河湾盆地早期人类活动于古湖边缘,地层序列记录自上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的连续记录,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均保存在细砂、粉砂和黏土等低能量的沉积体系内,是研究早期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的理想区域。与石制品伴生的泥河湾动物群显示华北温带开阔的稀树草原或荒漠草原环境,石器技术特点与奥杜威峡谷(Olduvai Gorge)等东非多个区域早期人类最早的Oldowan工业类型相似,是古人类对泥河湾盆地生态环境和石质资源适应的结果。本项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不仅在揭示东亚早更新世人类演化与东西方技术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同时对广泛分布于东亚多个河湖相盆地内早期人类活动遗址成因和石器工业特点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项目的资助。原文衔接: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187251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泥河湾盆地 遗址 早更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