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类间基因交流得证实 现代人起源分歧渐弥合

古人类间基因交流得证实 现代人起源分歧渐弥合(神秘的地球配图)

    在人类起源研究上,人们面对久远的年代和严重残缺、遗失的证据,就好比是盲人摸象,甚至就像是在黑夜里观察事物。我们可以判定和相信我们看见的事物,而那些没有看见的却并不一定不存在,因而可以用“有什么”来提出假说,却不能因为“没发现什么”来断定结果。
   
    几天前,记者见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的时候,这位年逾80的老先生显得比往日更加愉悦。
   
    今年5月7日,由德国科学家领衔,包括美国、英国、克罗地亚、俄罗斯、西班牙、爱尔兰、中国等国科学家合作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长篇论文,证实了尼安德特人与现代型人类的祖先之间存在基因交流。这一发现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研究长期被许多人坚信不移的观点,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对人类进化的任何探索都不可忽视形态学的研究成果。
   
    基因交流:
   
    现代人类起源的分歧焦点之一

   
    关于现代人起源的问题,多年来争论颇多,特别是1987年以来分子生物学的介入,使这个领域“波澜”骤起。
   
    1984年,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新智和两位国外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学领域传统研究方法,以他们多年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现代类型的古人类起源于东亚、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的古人类,也就是有多个地区(不仅非洲)的古人类进化成现代人,各个地区的古人类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基因交流,这就是多地区进化假说。
   
    1987年以来,分子生物学研究介入现代人起源的研究领域,立即对多地区进化假说提出了全面质疑与否定。
   
    分子生物学抽样研究了当今人类的DNA,“以今推古”提出,大约2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型人类,先是在非洲繁衍,然后在大约13万年前开始走出非洲,在亚洲和欧洲全面替代了“土著”人种,也就是当时轰动一时、至今广为人知的“近期出自非洲说”或“取代说”,又称“夏娃说”。
   
    按照这个假说,中国的早期人类,例如北京猿人和比他们早和晚的古人类以及欧洲的尼安德特人都完全彻底地灭绝了,没有任何一点基因流传到现代人身上。
   
    “多地区进化说”和“取代说”这两种完全对立的学术观点,使现代人起源问题一时间成为争议的焦点。
   
    尽管分子生物学手段有它的先进之处,然而对传统研究得出的不同看法,却也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回顾1984年“多地区进化说”出世的时候,还只能从理论上推论各种古人群之间有基因交流,没有举出形态学的证据。1988年,吴新智在《人类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基因交流的具体证据。
   
    在文章中,他将中国的人类化石与欧洲的早期智人进行形态学比对,指出广东曲江马坝出土的头骨的眼眶呈圆形,其外侧下缘是锐的,而中国其他化石人的眼眶基本上呈长方形,其外侧下缘成圆钝状;广西柳江和四川资阳以及云南丽江出土的头骨的枕骨上都有一个椭圆形的发髻状隆起。这些结构在中国所有其他化石上都没有发现过,在中国没有发现如此形态的来源。
   
    有趣的是,如此形状的这些结构却是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典型特征。因此,最合理的推测应该是,马坝、柳江、资阳、丽江头骨上这些特殊的性状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基因向东流的结果。
   
    但国外一些学者却提出非洲黑人也有发髻状隆起,他们和尼安德特人的头骨都是狭长的,主张头骨狭长是形成发髻状隆起的原因。实际上,柳江、资阳、丽江的头骨都是短而宽的,而中国山顶洞人头骨虽然狭长却都没有发髻状隆起。1999年,德国遗传学家根据对尼安德特人DNA的分析,认为尼安德特人不可能与现代人发生杂交,得到广泛的认同。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基因 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