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蒙古馆听石头讲过去的故事

  蒙古馆上演精彩“恐龙大战”

  “脆弱的蛋体”呼唤保护生态环境

  在世博园区浦东的东南角落,有一个或许会被忽略的展馆,这就是位于亚洲联合馆一内的蒙古馆。在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展馆里,正在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恐龙“双龙大战”。

  “双龙大战”惊心动魄

  蒙古馆正门外墙上,一只可爱的绿色恐龙画像仿佛在向参观者预告,即将进入的是一个恐龙的世界。

  走进展馆,最夺人眼球的就是占据展馆中央大部分区域的一只巨大椭圆恐龙蛋模型,“恐龙蛋”名叫脆弱的蛋体,跨越时空的“恐龙之旅”就将在此开始。

  进入“蛋体”,正中展示了两具恐龙化石,和一般的恐龙化石不同,这是两头正在“火拼”中的恐龙。这两具恐龙化石出土于蒙古国南部戈壁,分别是蒙古疾走龙和安氏原角龙,被凝固前似乎正在进行一场“双龙大战”,场面惊心动魄。而在“蛋体”四周,还布置着恐龙蛋、鸟龙等年代悠久的化石,使游客仿佛置身于恐龙存在的白垩纪。

  此次世博会,蒙古国为何会将“脆弱的蛋体”带到上海?据馆方介绍,当时造成恐龙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这次,展方将城市比喻成脆弱的蛋体,想借此告诉人们,当代城市的生态环境和恐龙蛋一样的脆弱,希望唤起更多人共同维护这个人类唯一的家园。

  南戈壁———最大骨骼掩埋地

  据了解,全世界第一只恐龙化石就在蒙古的南戈壁沙漠中出土。这个现今一片荒芜的沙漠,以往曾经是满满森林与海岸,十分适合恐龙生长,因此恐龙化石无数,更有着不少的树木化石与贝壳化石。那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骨骼掩埋地之一,目前已经挖出的化石主要有奔龙、赛查龙;一些诸如拥有24英尺长颈脖的恐龙,没有牙、仅有一个很大的颌骨压碎食物的恐龙等。

  有意思的是,由于恐龙化石相当多,许多重复的化石科学家根本懒得去开挖,也因此在蒙古东戈壁一带当前仍保有不少未开挖的恐龙化石,大雨一来,恐龙化石与恐龙蛋化石就这样露出地表。游客在那里自己动手去挖化石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体验,但出于对文物的保护,不可携回或破坏。□


相关新闻
  

  世博园化石标本受追捧

  最低仅需百元就可带回家

    如果在埃塞俄比亚展区亮相的320万年前人类始祖“露西Lucy”的骨骼化石,让你对化石标本“一见钟情”的话,不必遗憾不能将这些史前文明带回家。记者在世博园中发现,部分展馆有形态各异的化石标本或珍贵石头销售,价格也并不昂贵,引来不少游客的追捧。

  联合馆不用排队就可“淘宝”

  各个展区的联合馆往往没有国家馆受关注度高,其实仔细逛逛就会发现,里面“宝贝”不少,而且因为联合馆通常空间很大,不限客流,所以几乎不用排队就能入馆“淘宝”。

  自从非洲联合馆内的埃塞俄比亚展区展出南方古猿阿法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之后,就在园区内刮起了一股“化石风”。很多游客慕名来非洲联合馆一赏人类始祖的真容。虽然不能把露西带回家,但在馆内的吉布提展区有卖一种叫“沙漠玫瑰”的珍贵石头,价格在600-800元之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沙漠玫瑰”是由多片板状结晶交叉成群玫瑰状、发生在沙漠地区土壤里的石头,由于它的形状酷似玫瑰而得名。沙漠玫瑰石形成的地理条件特殊,因此产量很少,而其中花形酷似玫瑰,完整的展现花卉特征的沙漠玫瑰更是凤毛麟角,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很高。

  在吉布提,人们认为沙漠玫瑰的形成见证了历史。不但可以终生珍藏,更可以将她流传后人。成为家庭世代幸福的见证。那一瓣瓣玫瑰石瓣,逼真地开放着,它是细沙在几千年的风雨雕塑中,风化而形成的杰作。其中还有零星的细沙,镶嵌在花瓣的中间,它没有玫瑰花的叶和刺,只有花朵,默默地开放在戈壁滩中。“沙漠玫瑰在我们国家,经常被当成年轻男女互表钟情、传达爱意的礼物。”工作人员的一番介绍,立即引起了一些年轻情侣的惊叹。尽管价格不便宜,仍有游客买下赠送爱人。

  最便宜贝壳化石仅售百元

  在亚洲联合馆一内的塔吉克斯坦馆虽然没有化石的展示,却有真正的化石标本销售。记者发现,在馆内纪念品销售点出售的贝壳化石中,最便宜的仅售110元。

  在待售的橱窗内,存放着大小不一的贝壳化石,其中最大的一个约有成年人手掌大小,它们表面螺纹清晰,色彩斑斓。见记者上前询问,馆方的销售人员热情地取出化石。这是记者第一次触碰到化石,感到表面光滑,犹如大理石的质感。见双方语言沟通有点困难,售货员从身边拿出一张写满各种中英文的卡片,指着上面的一个中文词语“化石”向记者比划,还连声用略带俄语口音的中文告诉记者,“这些化石年代悠久。”冲着这句中文,当下就有不少游客买下几块贝壳化石留作纪念。

  
劳动报 张凯敏;陆晴;黄雨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故事 蒙古 石头 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