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二战时的沉船宝藏等待着我们?

今年2月,美国缅因州深海调查公司的寻宝专家格雷格·布鲁克斯宣布他的团队在距鳕鱼角80公里的海域发现了一艘二战时期沉没的英国商船——“尼克尔森港”号。更重要的是,这艘沉船里很可能拥有价值30亿美元的铂金。如果这是真的,那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海底宝藏”。人们的好奇心被再度激起,到底有多少二战时期的沉船宝藏在等待我们发现?

位于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的鳕鱼角,因其附近海水里鳕鱼成群而得名。2012年2月,美国缅因州深海调查公司的寻宝专家格雷格·布鲁克斯宣布他的团队在距鳕鱼角80公里的海域发现了一艘二战时期沉没的英国商船——“尼克尔森港”号。更重要的是,这艘沉船里很可能拥有价值30亿美元的铂金。如果这是真的,那它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海底宝藏”。人们的好奇心被再度激起,到底有多少二战时期的沉船宝藏在等待我们发现?

“尼克尔森港”号

悬而未决的30亿美元铂金

在二战的枪林弹雨中,“尼克尔森港”号这艘英国的蒸汽动力商船依旧坚守岗位,为世界各地运输货物。1942年6月,“尼克尔森港”号原本的航行计划是从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驶往新西兰的惠灵顿,途中经停纽约。由于从哈利法克斯到波士顿这一段航线可能会有德国潜艇出现,因此,当盟国船只行驶到这一段时都会得到军舰的护航。装载着4000吨军事物资和1600吨汽车零件的“尼克尔森港”号也不例外,当时有6艘军舰为它与另外4艘商船护航。

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护航舰队引起了一艘德国U型潜艇的密切注意。6月16日4时17分,潜艇艇长乔基姆·伯杰下达了向护航舰队发射鱼雷的命令。在不到两分钟的时间里,德国潜艇一共发射了两颗鱼雷。不过,恶劣的大风天气使潜水艇很难准确观测到鱼雷的发射情况。根据乔基姆·伯杰当时的报告,只有一枚鱼雷击中了护航舰队中的一艘船。实际上,两枚鱼雷都击中了“尼克尔森港”号,一枚射进了发动机舱,一枚打中了船头。遇袭过后,“尼克尔森港”号的船员撤到了加拿大皇家海军巡洋舰“纳奈莫”号上。“尼克尔森港”号当时没有马上沉没,直到拂晓还在海上晃晃悠悠地漂浮着。船长哈罗德·杰弗里决定冒险登船检查受损情况并且看看能否抢运出一些船上的物资。与他一起登船的还有“尼克尔森港”号的总工程师约翰·沃克利和3位“纳奈莫”号上的船员。然而,就在他们登上甲板的那一刻,狂风巨浪突然袭来,船长、总工程师和一名海员被大海吞噬,剩下的两名船员后来被“纳奈莫”号救起。最后,“尼克尔森港”号的所有生还者在波士顿上岸,一场灾难至此结束,这艘躺在大西洋海底的英国商船也渐渐被人们淡忘。

直到2012年,一则惊人的消息使“尼克尔森港”号再度回到人们的视野。美国深海调查公司在对“尼克尔森港”号开展全面调查后表明,它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宝藏。据寻宝专家格雷格说,2006年,他看到了一份已解密的英国银行档案。这份档案显示,在最后一次航行中,“尼克尔森港”号不仅运载了军事物资和汽车零件,还装着苏联付给美国的用来支付援助物资的170万盎司铂金(价值30亿美元)。

2008年,他的团队通过舰艇声纳测定了“尼克尔森港”号沉船遗骸的位置,用水下摄影机确认了船只的编号和船名。他们发现了沉船上的30多只箱子,在一些箱子上还有被鱼雷袭击后留下的巨大的洞,格雷格认为这些就是用来装铂金的箱子。而他之所以要推迟4年才宣布这项发现,是因为想在确保从地方联邦法官那里获得打捞权以后再将秘密公之于众。格雷格计划在今年2月底3月初正式开始对“尼克尔森港”号的打捞行动。

不过,格雷格的自信并不能阻止人们的质疑之声。代表英国政府的律师苏斯塔对此事提出了质疑:“‘尼克尔森港’号运载铂金的说法存在疑点。根据初步查证显示,在最后一次航行中,‘尼克尔森港’号运载的主要是机器和军用物资。”他还表示,如果船上真的有贵金属,所有权可能会引起国际官司,因为格雷格获得的打捞权并不等于所有权,很可能不止一个国家会对船上的货物提出所有权。海洋考古学家罗伯特·马克斯也对这项发现提出质疑,指出一家美国的海底搜寻公司和另一家英国搜寻公司在几年前就对这艘沉船进行过调查。他们很可能已经打捞出沉船中的部分物品,现在的问题是到底还能剩下多少铂金。俄罗斯科学院俄国史研究所的专家们则说,他们并不知道有这样一批宝藏。不过,二战时期苏联政府经常用贵金属作为付款方式倒是事实。

一方面是格雷格的自信满满,他发出了豪言:“不论用什么方法,我都要把这些铂金弄上来,即使这需要我把整条船都打捞出水面。”另一方面是其他专家的质疑之声。“尼克尔森港”号上到底有没有价值30亿美元的铂金?今年2月底3月初开始的打捞行动也许将为我们揭开谜底。

“阿波丸”号

真的有“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吗?

在二战沉船中,悬而未决的宝藏之谜不止一件,其中最为神秘莫测的莫过于日本“阿波丸”号的沉没了。

“阿波丸”号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船身、烟囱和甲板上都涂有白底绿十字,这是美国人的主意。为了向东南亚日本占领地区的盟国战俘和侨民运送救济物资,美国同意指派一艘日本民用船只在日本至中国东北、上海、台湾航线和日本至东南亚航线运送物资而不受到盟军的进攻和检查,这艘船就是“阿波丸”号。为了与其他船只有所区别,“阿波丸”号的两舷及烟囱上都用油漆刷上白底,中间画出绿十字。这个标志成为“阿波丸”号的护身符。不过,在1945年4月1日的午夜时分,白底绿十字并没有能够保佑行驶在中国福建平潭牛山岛海域的“阿波丸”号免遭美国潜艇“皇后鱼”号的袭击。“阿波丸”号的沉没不仅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难事故(乘员2009人中死亡2008人),而且还有可能埋藏了价值几十亿美元的黄金、铂金、珠宝以及无价的文物和艺术品。而在这些文物和艺术品中,是否包括了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则成为谜中之谜。

所有与“阿波丸”号相关的证人都言之凿凿地介绍了“阿波丸”号所装载的宝藏。据日本《读卖新闻》1979年5月2日的报道,日军陆军伍长森川加光事后回忆,在宪兵队的严密警戒下,从新加坡南方开发银行地下金库取出长宽各30厘米、高约20厘米的木箱几百件,分装26辆卡车运送到“阿波丸”号船上。

除了有可能存在的黄金、铂金等贵金属,“阿波丸”号上是否有丢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成为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光明日报》记者李树喜在对“阿波丸”事件进行了多年追踪调查后,找到了一份国外资料,其中明确记载,“阿波丸”号所装40箱艺术品和贵重物品中极可能包括遗失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那么,化石是怎么遗失的呢?它为什么会出现在“阿波丸”号上呢?

由于中国地质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有合作关系,这些从周口店发现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一度由在华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代表魏敦瑞保管。魏敦瑞一直秘密地把化石存放在北京协和医院B楼解剖室自己的保险柜里。

1941年,日美开战在即,为了确保化石的安全,魏敦瑞建议重庆国民党政府同意将标本带到美国暂存和研究。11月,国民党政府最终同意美国人将化石带走。12月初,魏敦瑞和他的助手把包括山顶洞人在内的化石装进了两个木箱。如果一切顺利,化石会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带出中国,交给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时保管。12月5日凌晨5时,载有化石的海军陆战队专用列车离开北平,开往秦皇岛港。原本是打算将化石装上美国的“哈里逊”号,这艘船是从上海到美国的定期航班,预定12月8日抵达秦皇岛。但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迅速占领了秦皇岛一带的美国机构,海军陆战队专列在秦皇岛的北边遭到日军拦截。当时负责运送化石的美国军医弗利还没来得及上船,就被日军俘虏,“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就此下落不明。

李树喜认为,虽然日本方面是在中国北方得到化石,但日军的侵华方向是从北往南,许多日本军官和特务也是随着日军从北向南推进。因此,日军在中国内地掠夺的文物,转运到香港、台湾或东南亚而后由“阿波丸”号运往日本本土是可能的。

从1977年5月1日开始,中国有关部门对“阿波丸”号开展了为期3年的打捞。不过,此次打捞只捞起了3000吨锡锭及部分散落物品和大量尸骨,并未发现头盖骨化石的踪迹。

然而,正如李树喜自己所说“在没有捞出和清理‘阿波丸’号找到‘北京人’之前,任何线索都是可能和猜想,自然存在着‘有’与‘无’两个可能”,在没有被证实之前, “阿波丸”号上载有头盖骨化石都只是一个猜想。

“爱丁堡”号

被英国人自己炸沉的运金船

有很多二战时期的沉船是被潜艇击沉的,人们将这些沉船视为“战争坟墓”,以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爱丁堡”号就是这样一艘被英国政府确立为“战争坟墓”的沉船,也是为数不多的几艘成功找到宝藏的二战沉船。

1942年春,英国海军巡洋舰“爱丁堡”号驶进北极圈内的苏联港口摩尔曼斯克,同行的还有一艘护卫舰,它们此行是按照反法西斯同盟协议,给苏联运送技术装备和食品的。

4月5日,星期日,“爱丁堡”号的舰长休·福克纳在摩尔曼斯克港签收了一张货物收据。货物为93只小型木箱。货物的交接是在码头边进行的,还有一队全副武装的苏联士兵在场守卫,这种紧张的气氛显露了这些木箱内装的不是一般货物。的确,里面是465块沉甸甸的金锭,每块上面都刻有苏联当局的官方鉴定标记以及镰刀和斧头的印记,用锯末枕垫。在经过莫斯科包装工的巧妙伪装后,这些金锭被储藏在船上的弹药舱里。这批金锭将被用来支付美国的援助物资,此次航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这些金锭运到美国。尽管船长竭力保密,但在装运箱子的过程中还是发生了意外,由于箱子太重导致吊钩脱落,箱子掉到甲板上摔碎了,露出了里面的金锭。船长福克纳马上让木工修复了摔碎的箱子,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弹药舱内装有金锭的消息很快在船上传开了。皇家海军陆战队员比尔·迈尔斯回忆那段经历时曾说:“我记得和一个船员说过,假如我们弄一两块金锭锁在我们的柜子里,那我们真的要成疯子了。”

不过,船员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从装运的金锭转移到了自身的安全上来。二战期间,一条最漫长、最艰苦、最危险的海上运输线便是英国和苏联之间的挪威海—北冰洋航线。整条航线都要贴近德军在挪威和芬兰的海空军基地行进,而摩尔曼斯克距离最近的德国空军基地不过50公里。4月30日下午,在离开库尔曼斯克410公里的地方,一直尾随“爱丁堡”号的德国U型潜艇找准机会向它发射了3枚鱼雷,击中了“爱丁堡”号的右舷和船尾。失去航行能力的“爱丁堡”号被一艘英国驱逐舰“福萨德”号拖着返回摩尔曼斯克港。36小时后,就在返回摩尔曼斯克港的途中,“爱丁堡”号再次遇到德国驱逐舰和潜艇的袭击,虽然德军的舰艇最终被击退,但两度遭袭的“爱丁堡”号已经开始向左舷倾斜下沉,完全失去战斗能力。为了防止93箱金锭不被德军抢走,“爱丁堡”号的最高指挥官博特姆·卡特少将在撤出船上的人员后,随即下令英国“福萨德”号驱逐舰发射其舰上的最后一枚鱼雷,将“爱丁堡”号击沉。

“爱丁堡”号的船长福克纳将这场海战描述成“接连36个小时,像在地狱里一样”。5月4日,一位苏联海军军官在回忆起这场海战时说:“苏联海军见证了英国海军在身处劣势时的英勇表现。英国海军配得上祖国赋予他们的神圣使命。我们为有这样坚定和勇敢的盟友而感到骄傲。”不过,再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也掩盖不了盟军之间的不和谐,就在英军与德军激烈交火时,两艘停靠在摩尔曼斯克港口的苏联驱逐舰“索克洛斯坦”号和“格雷姆斯基”号却未参加海战。博特姆·卡特少将把自己的质疑以秘密报告的形式递交到伦敦海军部,这为以后英、苏两国日益不和埋下了伏笔。

再说那5吨金锭,虽然后来英国和苏联的保险公司分别支付了这笔金锭的保险金,但这笔宝藏并没有被人们遗忘。1954年,英国政府正式授予里斯登·比兹利公司对于“爱丁堡”号的打捞权。但由于那时西欧与苏联的关系日益紧张,这项打捞计划停滞下来。1957年,“爱丁堡”被英国海军部的战死者墓穴委员会确立为正式的战争坟墓,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海中墓地。不过,即便不是因为复杂的政治环境,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打捞沉没在245米深海底的“爱丁堡”号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245米,当时的潜水打捞人员还不曾在这样深的海底进行过打捞作业,更何况还是在冰冷刺骨的北冰洋巴伦支海。

1980年夏天,48岁的英国深海潜水员基斯·杰瑟普最终获得了英国政府的打捞合同,这一次,打捞人员们将采用切割机而非以往使用的爆破手段来打开弹药库的门。虽然在深海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员受伤的情况,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打捞团队终于在1981年的9月15日切开了弹药库的大门,取出了第一块金锭。这次打捞作业一直持续到10月7日,由于恶劣天气而被迫停止。这一次的打捞战果是431块金锭,其价值大约有4300万英镑。1986年,又开展过一次后续的打捞工作。至此,一共打捞出460块金锭,打捞工作至此顺利完成。

在第一次打捞后,按照预先的规定,431块金锭的分配情况是这样的:55%分给两个国家的有关当局(37.22%归苏联政府,17.78%归英国政府);45%分给打捞人员(其中杰瑟普个人分得4.5%)。不过,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交上好运的杰瑟普反而因为得到了这笔金锭而惹上了官司。有人告他打捞时移动了沉船上的死者尸体,违反了战争坟墓的禁令。他被捕了,直到1985年才洗清罪名。


《文史参考》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沉船 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