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发现早期古人类建筑物?

4月20日至21日,泥河湾保护与发展暨纪念巴尔博发现“泥河湾层”九十周年专家研讨座谈会在张家口市举行,来自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及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泥河湾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展示了最新的发现和科研成果。

石铺地面、石墙,或是早期古人类建筑物

“你看,这片20平方米的石铺地面,西侧由大块砾石铺成,东侧由小块砾石铺成,两者界线清楚。如果是河水冲击形成的自然现象,应该不会这么均匀,所以推测应该是人为的,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考证。”2010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在大田洼遗址考察时,发现异常。2011年5月,在山神庙咀基岩平台边缘试掘,挖出石铺地面。2012年5月,经过文物部门批准,又挖掘出20平方米的砾石地面。“石铺地面距离小长梁遗址200米左右,层位与小长梁遗址相当,推测地质年龄为距今136万年。”

“石铺地面的大砾石紧密接触,凹陷处充填亚粘土,岩性与下伏浅湖相亚粘土相同,砾石间无粗砂及细砾,反映古人类构筑石铺地面时就地取材。”4月21日上午,袁宝印在发掘现场说,石铺地面显示棕色砂砾层被湖浪冲刷后残留的砾石层和石铺地面的单层砾石是时代不同的地层。

袁宝印指着石铺地面说,当时进行发掘时,石铺地面的砾石间夹有许多动物肢骨碎片,石铺地面的砾石间含有旧石器和人工打制石块。“这些可以说明石铺地面为古人类有意识的建筑物,并在此长期活动。”

据袁宝印勘探,山神庙咀单层砾石地面现保存面积为406平方米。“说明当时有数量较大的古人类在此活动。”

袁宝印还在石铺地面的东北方向约200米处发现了砾石墙,砾石墙埋藏在湖相粘土、亚粘土之中。“你看,这是一个巨石支撑体构成直角的墙角,其中有类似炉灶的设施,不可能由自然营力所形成。”

同时,袁宝印在砾石墙以北山坡的同一高度、同一层位发现石围圈。“石围圈的中心部分为湖相沉积—亚粘土,没有大砾石。”

“在石墙墙体所围的空间内发现碎骨片化石、旧石器和人工打击过的石块,说明古人类曾在此活动,推测为打猎的设施。”袁宝印认为,砾石墙和石围圈被湖相粘土所埋藏,沉积粘土的湖水不可能搬运并沉积巨大砾石。其上覆盖15米的湖相亚粘土,附近没有较陡山坡,不可能有巨石滚落于此。砾石叠码成约0.5米高的墙体,垂直砾石墙有巨石构成的多个支撑体,它们之间的距离约1米左右,这种结构非任何自然营力所能形成。“石围圈由砾石叠码而成,中心部分没有砾石,任何自然成因的砾石层都不会有这样的结构。”

石墙与石铺地面相距约200米,它们是各自独立的,但地层层位相同,估计地质年龄大约距今136万年。根据袁宝印的介绍,石铺地面和石墙是东亚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建筑物(与东非裂谷发现古人类建筑物大致同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发现,为研究东亚古人类智力和生产水平以及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有力证据,为“多地区进化论”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也为在泥河湾盆地发现早期古人类化石指出了方向。“但需要开展进一步地质调查,获得必要的地质证据。”

石铺地面,西侧由大块砾石铺成,东侧由小块砾石铺成。

石铺地面,西侧由大块砾石铺成,东侧由小块砾石铺成。

袁宝印所指处为发现的石墙

袁宝印所指处为发现的石墙

袁宝印介绍发现的石铺地面

袁宝印介绍发现的石铺地面

新近发现半颗人头骨,年代有待于测定

据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在已经过去的九十多年的地质古生物调查中,各种文献所报道的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哺乳类动物化石种类包括食虫类、啮齿类、兔形类、蹄兔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等,其中有第三纪残留属种,更有第四纪特有种类,并且从200万年到3000年的生物种类都有,连续而无断代。

目前,已在泥河湾地区发现各个阶段的旧石器遗址150余处,遍及盆地自东向西82公里的范围,时代自距今175万年的早更新世早期至1万年左右的晚更新世之末。全世界100万年以上的遗址有53处,其中有38处就在泥河湾,比如黑土沟、马圈沟遗址、小长梁遗址等。九十年的泥河湾科考研究表明,泥河湾盆地极有可能是非洲奥杜韦峡谷之外的另一个人类起源中心——东方远古人类从这里走来。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已经通过省级立项,将会把泥河湾作为一项大工程来做,追寻人类最早的遗存。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说,河北省已经开始整合省里考古、大专院校的力量,共同参与东方人类探源工程项目。目前,河北省主要由省文物研究所组织,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单位进行参与,涉及到11个课题,参与院校也都分到了相应的课题。4月初,河北师范大学到泥河湾进行考察,发现半颗人脑袋化石,石化程度非常高,头骨厚度显示出其古老性,正准备测年。“目前,泥河湾也正在申请全国立项,项目已经报到科技部,正在进行项目审核。”

泥河湾发现的化石

泥河湾发现的化石

砾石墙

砾石墙

哺乳动物化石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

“在最近40年中,在泥河湾盆地发现哺乳动物化石的地点增加70余处,但大化石的丰富程度和保存状况都难以与早期发现的地点相比。”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号文说,目前,已在泥河湾各遗址中已鉴定出130余属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鉴定与分类存在很多问题。
 
2006年至2012年,同号文在泥河湾山神庙咀组织了4次正规发掘和两次野外地层研究,发掘探方79个,发现了500余件化石标本;其中不乏较为完整的化石,较为重要有长鼻类下颌骨、三门马头骨、披毛犀头骨、转角羚羊头部骨骼(带完整角心)及犬科动物等。

“尽管发表于上世纪30年代的泥河湾哺乳动物群一直被视为我国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代表,但该批标本缺乏详细地层记录。这对泥河湾盆地各遗址动物群的时代对比造成很大困难。”同号文认为,目前迫切需要做野外工作对经典泥河湾动物群的原产地进行详细生物地层工作。同时,要努力寻找更多有可靠层位的新化石点。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泥河湾盆地先后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又将泥河湾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但在这些早期地点均未发现人类化石,而推断早期人类活动的证据只有旧石器和伴生动物群,并且在这些遗址中,最常见的出土物一般为哺乳动物化石。同号文认为,对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是研究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演化不可或缺的方面。在未找到早期人类直接证据之前,哺乳动物化石始终是研究泥河湾早期人类活动的最重要证据之一。”

同号文表示,泥河湾盆地中更新世生物地层一直是研究的薄弱环节,至今未建立起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面貌。如果虎头梁地点确实属于中更新世,其动物群就值得详细研究。因为前人的发掘表明该地点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在过去近百年的地质古生物调查过程中,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已过半百,已正式报道的种类有130余属种,其中近30个属种最初是以泥河湾材料命名的。这些化石材料大多数都不完整,其鉴定还有待核实。”

石铺地面所在的基岩平台

石铺地面所在的基岩平台

泥河湾保护与开发要相结合

“遗迹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区内遗迹资源的保护必须明确两个问题,首先要明确造成这些遗迹资源毁坏的因素是什么,其次是采取怎样的保护措施。”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牛平山说,对泥河湾地区而言,造成遗迹资源毁坏的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流水、重力、风化等地质作用为主,人为因素则存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应对自然营力破坏的方法以工程措施最为有效,应对人为因素影响(毁坏)的措施则比较复杂。

区内遗迹资源属于晚新生代湖河相松散堆积及保存于其中的物质遗存或形成于这一基础之上的地质地貌景观,它们共同特点是易于受到自然营力的破坏,主要有流水侵蚀、潜蚀(地下溶蚀与侵蚀);重力崩塌、滑塌(小规模滑坡)、撒落;冬冻春融的冻融风化;风蚀作用等。其中以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撒落为主,流水侵蚀造成一些重要剖面的侵蚀如下沙沟剖面、东窑子头剖面等;重力崩塌、撒落往往造成剖面或遗址上部的坍塌和下部被掩埋,使这些遗迹失去原貌。“对于这些遗迹点的保护需要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牛平山说。

“遗迹区与当地农业、林业、牧业及其他经济建设区之间互有穿插,完善实地建设对遗迹保护至关重要。”牛平山说,泥河湾盆地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人文遗迹资源相互交叠、相互穿插,地层中有文物,文化遗址有地层,彼此不可分割。因此,要实现区内遗迹资源保护的共同目标,完成遗迹资源保护的任务,不同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非常重要。这些协作应渗透在规划衔接、专业交流、人员交往、共同培训、资源共享、联合巡护等各个方面。

“从根本上来说,资源保护就是为了持久性开发利用。”牛平山建议,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针对区内科普、教学、科研、旅游、生物等多方面资源,遵循“积极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在不危及区内保护对象,不破坏遗迹区整体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开发,有利于增进遗迹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开发以不影响被保护对象的典型性、自然性与完整性为前提,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坚持公益开发为主,其他开发为辅的原则,开发不得消耗和损害遗迹资源。”

牛平山表示,对泥河湾而言,科研基地建设非常重要,除了传统的地层、构造、古生物、古人类、考古和古环境研究基地外,开辟其他相关研究基地也非常必要,以加强区内生物、土地、水资源、小气候环境等现代生态环境的研究,促进相关科普、旅游、实践教学与科研活动。

泥河湾郝家台保护分区

泥河湾郝家台保护分区

“泥河湾梦”任重道远

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庞其清认为,上新世为有干湿季节之分的暖温带或亚热带的气候环境;早更新世早期为淡水和暖温的气候环境,逐步向干旱、温凉干燥气候转变;早更新世中、晚期湖水咸化,气候由温湿向干凉转化;中、晚更新世古湖不断萎缩湖水盐度增加。气候进一步向干冷转变。泥河湾晚新生代的地层和介形类组合带的形成,正是反映了冬季风不断加强,气候从温湿向干冷、干燥转变的过程。“许家窑人”生活的晚更新世,为干旱、寒冷的森林、草原、灌木丛交混的环境,冬冷,夏凉,气候干燥,雨水稀少。晚更新世末,石匣峡谷被切穿,阳原古湖的湖水东泄至延庆-怀来盆地,使古湖消失,形成了桑干河水系。进入全新世后,演变成如今的地质、地貌和自然地理景观。

庞其清指着一处泥河湾地层告诉记者,上部的黄色土和下部的绿色土反映出当时不同的环境,黄土说明铁的含量比较高,绿颜色的土说明当时水体呈现出一种比较安静的状态,有机质比较丰富。“从土的颜色就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沉积环境。”

“泥河湾有好多成千上万的石器,现在要找的就是远古人类的化石,哪怕是找到一颗牙齿也好,找到一颗头盖骨更好。”庞其清说,非洲有个奥杜韦大峡谷,被认为是世界人类的发源地,如果能在泥河湾找到2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就可以证明东方人类的发源地在泥河湾。

“泥河湾有这么大的面积,有成千上万的石器,只要坚持不懈的找下去,相信一定能实现中国梦,实现泥河湾梦。”庞其清说,寻找古人类化石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应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科学,让他们在科学领域里发挥更大的作用。(燕赵都市网 张清华)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人类 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