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原文化从远古走向未来

2011年国庆长假刚刚结束,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就拉开了大幕——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天堂草原——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在北京举行。

七场大型文艺演出与美术作品展、摄影作品展等文化活动紧锣密鼓地上演,使金秋的北京顷刻淹没在一片草原文化热潮之中。与此同时,内蒙古民族艺术团赴保加利亚等四国巡回演出,异彩纷呈的草原歌舞也在大洋彼岸刮起了一股“中国·内蒙古”旋风。

早在2003年,为了开展草原文化研究、推动草原文化繁荣发展,扩大草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内蒙古自治区启动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和“九个一批”文化工程,兴起了以草原文化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随着各项工作卓见成效,草原文化,这个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文化类型,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了它古老、神秘而多姿多彩的画卷。

从远古走来的“大窑文化”

约距今50万年前,当北京周口店的原始居民们拨开远古的混沌,开始笨拙地尝试着控制用火;在贵州黔西观音洞,也有一群远古人类正在使用砸击法制作工具。“喀、喀、喀““喀、喀、喀”,仿佛是远山的回响,又仿佛是亘古不断的呼唤——遥远的蒙古高原深处,一座遍布花岗片麻岩和燧石(俗称火石)的小山上,也传出同样的敲击石块声……

“这座历史学宝库,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打开,至少没有引起史学家足够的注意。”1961年,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在《内蒙访古》中曾这样预言。

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呼和浩特市东郊大窑村南山,发现了距今40~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大型石器制造场遗址。从而证实,早在周口店“北京猿人”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经在这座山上开采石料,打制石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而距今35000年的“鄂尔多斯人”化石等广泛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的大量文化遗存,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这里是古老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2004年,史学界推出一个新的观点:草原文明与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样,是中华文明的三个主源之一。这一论断震惊了世界。

重新认识草原文化

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共存,使草原文化像一个宝库,装满了难以估量的文学艺术瑰宝和科学技术财富。

《敕勒歌》、《匈奴歌》、蒙古族口口相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草原民族史书《蒙古秘史》和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元代散曲杂剧、元代的《授时历》等都来自这个宝库。

我国北方草原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广、年代最久远、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元朝建立的贯通欧亚的交通网络体系,在交通建设与管理上,均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草原民族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吸收汉医学、藏医学与实践经验发展而成的蒙医学,是中华医药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内蒙古社科院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对草原文化进行统筹研究。专家们一致认为,草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与中原文化共生并存、长期碰撞、互相渗透、交流融合,为各民族和谐一体,多元共存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保护精神家园

“发展繁荣文化,保护是前提,保护是基础。”内蒙古文化厅厅长王志诚说,“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2005年,蒙古族长调艺术被评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内蒙古和蒙古国首次联合申遗,开创了不同国家、跨境民族、同质文化联合申报的成功范例。同年,内蒙古把每年的9月6日设立为“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

目前,全区已有10个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31个自治区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目前,内蒙古拥有长调、呼麦、马头琴、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6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自治区级非遗项目251个及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5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22名。元上都遗址已被国务院列为2012年向联合国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

蒙古学是研究蒙古族历史学、语言文学、经济学、考古学及民族学的综合性学科。半个世纪以来,内蒙古的蒙古学研究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内蒙古已成为世界蒙古学研究中心之一。

从草原走向世界

2005年8月16日,维也纳金色大厅里第一次回响起马头琴曲《万马奔腾》的轰鸣。

此前的2003年,内蒙古全面实施了“九个一批”文化工程。

除了自治区每年7月的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两年一次的乌兰牧骑艺术节,全区各地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精彩文化活动: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包头鹿城文化节、巴彦淖尔河套文化节、鄂尔多斯文化节和第11届亚洲艺术节、阿拉善的胡杨生态旅游节、乌兰察布的察哈尔文化节、锡林郭勒的元上都文化节、赤峰的红山文化节、呼伦贝尔“三少民族”风情节……

2010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艺术长廊建设计划”启动。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进行,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先后有300多项优秀剧(节)目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文华新剧目奖”和内蒙古文学创作“索龙嘎”奖、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在全国文化界,齐·宝力高、德德玛、腾格尔、韩磊、乌兰牧骑、凤凰传奇等越来越多的来自内蒙古草原的文化名人和团队,成为唱响草原文化的主力军。

目前,以草原文化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已经彰显出其思想的启迪性、教育性和巨大的凝聚力,实现了内蒙古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团英说:“天堂草原——内蒙古北京文化艺术周是一次草原儿女唱响天堂草原、舞动盛世京华的盛会,也是一次内蒙古人民与首都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盛会,必将掀起繁荣发展草原文化的新热潮。”


内蒙古晨报 雪竹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草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