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群的种族起源和演化

内容提要:日本弥生时代人群的体质特征和比其早的绳文时代人群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之间可能不具有继承关系。本文主要根据体质人类学、遗传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日本不同时期人群的起源和演化。此外,还从中国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人骨资料的研究探讨了日本弥生时代人群的源乡。虽然现代日本人起源的“移民说”基本得到认可,但因古代人骨材料涉及的出土地点和时代有限,而且可能与日本弥生时代人起源有关的古代人骨DNA的研究结果也非常少。因此,从目前对中国大陆和日本弥生时代遗址出土人骨的对比分析结果看,还无法得出一个明确的认识,还不能肯定地说出中国大陆的哪些古代人群对现代日本人种族形成有过重要的基因贡献。

在日本上古史研究领域中,日本民族(即今天的大和民族)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一个学说林立、充满争议的研究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日本人类学、特别是体质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日本民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根据国内外的体质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日本人群种族起源问题的研究作一番回顾和分析 。

日本出现人类应该在至少3万年前,但人骨化石发现很少。迄今为止比较可信的早期人骨化石,仅有日本冲绳县港川采石场发现的距今约1.8万年的港川人(Minatogawa)。

大约1万年前左右,冰河期后海平面的上升将日本岛屿从亚洲大陆分离出来后,日本岛屿发展出一支独特的文化传统,称为“绳文文化”(以陶器上装饰有绳纹而得名)。绳文人的基本经济生活主要依赖狩猎、采集和捕鱼。绳文时代一直持续到大约公元前300年前后,随后转为弥生时代,这个转变时期以来自亚洲大陆的稻作农业、金属工具及与绳文人不同形态特征的人群的出现为标志。弥生时代历时约600年(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在大约公元300年前后进入日本的古坟时代。

日本人群的体质形态特征在绳文时代末和弥生时代初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弥生时代以及其后的古坟时代、历史时期乃至现代人群(不包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的形态特征基本相近,属于一个形态群体,他们具有较平坦的眉嵴、浅平的鼻根、高狭面、圆而高的眼眶和相对的高身材等,与亚洲大陆的朝鲜、中国和其他蒙古人种人群类似。这样的特征与日本新石器绳文时代人群有很明显的差异,绳文人具有发达的眉嵴、突起的鼻骨、低宽的面部,低宽的眼眶、粗壮矮小的身材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岛琉球人和现代大多数日本人不一样,他们和绳文人的形态特征比较相似。

正是由于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构成以及文化面貌上表现出的复杂性,导致出现了围绕日本人起源问题的大量研究和讨论,涉及体质人类学、考古学、遗传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等多个学科。

关于日本人群种族历史演变的理论概括起来有5种,即“代替说”、“二重体形说”、“杂交说”、“连续说”和“移民说”(即日本学术界的“渡来说”)。

“代替说” 主张日本新石器时代绳文人被其他人群所替代后形成现在的日本人,这一假说在19世纪被提出。“二重体形说” 强调现代日本人群在体质形态上的异质性。“杂交说”认为,绳文人与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产生现在的阿伊努人,与南部亚洲人群混杂后形成现在的非阿伊努日本人。“连续说”则认为,从绳文人到现代日本人的血统是一脉相承的,不存在任何的混血。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是铃木尚(H.Suzuki)。

但是以上这些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日本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反映出的变化和差异,尤其是现代日本人群体质中包含的地理差异。比如,北海道阿伊努人和冲绳岛的琉球人与大多数现代日本人并不一样,但是与绳文人相类似。

 “移民说”的提出弥补了前几种学说的不足,该学说认为在弥生时代有相当大规模的移民来自亚洲的东北部的地区,这一学说由日本学者金关丈夫(T.Kanaseki )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金关丈夫认为,弥生时代人群具有的高身材和高面特征在早期绳文时代人群中没有发现,这些新的特征来自亚洲大陆,最可能是来自朝鲜半岛的移民。同时,他还指出这些移民还将新的文化,如水稻的种植技术和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带到了九州北部和本州岛的最西部地区。这些移民与当地绳文系统的人群混合,他们的后裔在弥生时代末期或者古坟时代向东扩散,并逐渐到达日本的其他地方。

“移民说”提出后,得到头骨形态学研究、牙齿人类学研究以及血型、耳垢、指纹、血液成分遗传因子等多方面研究的支持。这些研究都说明,从弥生时代到现代,日本人群存在形态上的连续性。同样,他们与绳文人之间形态上的不连续性说明有来自日本岛以外的基因。现代人基因研究和古代人母系线粒体DNA(mtDNA)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病毒学的分析也反映出日本有原住民和外来移民两种分支人群的存在。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结果已经使人们广泛接受了“移民说”的观点,即认为绳文时代以后的日本人群的体质形态上的巨大变化是因为有来自大陆移民的强烈的基因和文化的影响。

1975年美国学者克里斯蒂.托纳(Christy G. Turner II)第一次对日本人、绳文人、阿伊努人、史前中国人群的牙齿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后提出了关于日本岛屿人群的“二重起源-混血说”。他认为在日本列岛居民中同时存在巽他型( Sundadonty)和 中国型(Sinodonty)两种牙齿形态类型的人群,绳文人和阿伊努人属于巽他型,弥生人及现代日本人属于中国型。他进一步指出,巽他型牙齿特征形成于距今大约3万-1.7万年的东南亚地区,那么,拥有巽他型牙齿类型的早期东南亚人群沿亚洲大陆架向北迁移,一直到日本的北海道,在日本形成绳文人和其后代阿伊努人。在距今大约2000年的弥生时代,具有中国型牙齿特征的东北亚人类从亚洲大陆抵达日本,与当地绳文人发生部分融合形成了现代日本人。两种不同时间到达日本的人群发生混血并留下了后代,阿伊努人有较多的岛外基因的混血,而现代日本人只有少量为本土基因的绳文系阿伊努人的混血。简言之,现代日本人血统存在一个二重起源,大多数是大陆中国型人群的基因,少量来自巽他型的阿伊努人的基因。

之后,埴原和郎(Kazuro Hanihara)根据包括日本、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贯穿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人类学的研究资料总结出日本人起源的“二重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在日本主要存在两个人群分支演化,一是从绳文时代人到现代阿伊努人;二是从弥生人到现代日本人。同时他指出,绳文人的祖先来自更新世晚期的东南亚古人类,弥生人的祖先则来自亚洲大陆东北部,包括西伯利亚东部、中国东北部和蒙古地区,他们到达日本后,与原住居民发生混血而形成现代日本人的主要成分 。

换句话说,日本人群至少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南地区,这些人群通过微进化过程演变成为现在的阿伊努人和琉球人;另一种来自亚洲大陆的东北部。两种成分的差异从弥生时代开始明显,并将这种差异一直保留到现代日本人群。该模式的提出者还指出“二重结构模式”不仅适合于日本人群的体质特征分布,也适合于日本的一些文化上的关系。

此外,一些动物学的研究也显示了类似于人群的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例如,日本东北部地区的犬和老鼠是在绳文时代或更早的时期从亚洲南部被引进的,而在弥生时代或更晚时期,日本西部地区出现了来自亚洲北部的犬和老鼠。

过去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的数量非常少,以至于几乎可以忽略这些移民的影响。但现在各种证据都显示出外来移民对日本原住民的巨大影响。根据人口每年增长的速率和头骨形态长期变化而做的计算机模拟显示,从弥生时代开始到8世纪的1000多年间,来自亚洲大陆的移民的整个数量被估计为从40万到超过100万。因此推断来到日本列岛的外来移民的数量是相当大的。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起源 演化 种族 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