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场馆为何难吸引成年人 科普停留在初中水平

随着暑假结束,科技场馆一年一度的旺季也宣告结束,如何保持参观的热度成了很多科技场馆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对此,科普专家表示:目前青少年依然是我国科普场所的主要使用者,能让成年人感兴趣的科普设施还相对匮乏,这也是科技场馆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现象

孩子参观家长当“配角”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位于天坛西边的自然博物馆里,记者眼睛里能看见的多数是孩子,有的在台阶上跳上跳下,有的在恐龙馆里跑进跑出,从年龄上看多数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而家长多数是陪在旁边讲解、照相。一位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女儿来自济南,假期到北京旅游,孩子提出到自然博物馆。记者问他:如果不带孩子,会自己来参观吗?“不会的,天这么热,再说这里本来就是给孩子看的。”

记者在新开放的国家动物博物馆和中国古动物馆里,也看到相似的情景,家长带着孩子来“科普”。孩子们瞪大双眼,家长陪在旁边。

原因

科普内容停留在初中水平

在自然博物馆有一个叫“探索角”的展厅,一看就是专为孩子开辟的活动场所,墙上标有“培养孩子的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恐龙乐园”里的恐龙塑像也明显是针对孩子的喜好,颜色鲜艳,造型卡通。中国古动物馆几台电子拼图游戏机前挤满了孩子的小脑袋,他们可以借此熟悉化石骨架的构造,还可以和恐龙比体重;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介绍文字相对简单,成人一扫而过,“觉得不过瘾”,一位大学生模样的参观者表示。

而博物馆里卖的各式纪念品绝大多数也是给孩子们准备的,这里多数是恐龙模型、毛绒玩偶、儿童科普读物等。

中国科普研究所信息研究室副研究员钟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科普场所针对成年人的科普活动确实比较少。她介绍说,一些科技场馆的内容设置还停留在初中毕业的参观者阶段,很难吸引成年人。

对策

科普受众将转向全体公民

钟琦介绍,在我国,大人去自然博物馆的驱动力,往往是孩子;而在西方一些科学发达国家,参观科技场馆的成年人是很多的,比例远比国内高得多。

“我们曾做过研究,我国成年人90%的科技信息是从电视或报纸中获取的,而不是科技场馆。”

“目前科普场所成年观众少的现象已引起我们关注。”钟琦告诉记者,现在学界和科普实践部门已开始研究这类问题,并着手在展览设计、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调整。因为科普活动的目标受众是全体公民,而非仅仅是青少年,相信随着相关研究逐步深入、科普场所条件改善,一定会出现更多让成年人感兴趣的科普设施,科技类型博物馆也会成为面向全体公众的大众型博物馆。


北京晚报 蔡文清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科技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