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及其“挑战”

    150年前的1859年11月24日,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查尔斯·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得以出版,该书系统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而100多年来的科学发展也在“挑战”,或者说是进一步完善、发展着进化论。

    1831年12月,达尔文从英国出发,开始为期近5年的环球航海考察,先后到达南美、澳大利亚、非洲等地。考察期间,他采集了大量动植物标本,重点考察了火地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等地的生物。

    1836年10月,达尔文回到英国后花了22年时间撰写《物种起源》一书。1859年11月24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这本书极大地冲击了“神创论”,引起教会激烈反对,但也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赞赏和维护。此后,达尔文的学说在全球广泛传播,不断深入人心。19世纪70年代,达尔文的学说传入中国。

    《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进化论思想:第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物种由别的物种演变而来,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物种,这是已被科学界普遍认可的观点。第二,共同祖先说。目前,分子生物学已发现所有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第三,自然选择说。第四,渐变论,即物种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

    达尔文并不认为自己的理论完美无缺,他也有很多困惑。100多年来,进化论先后面临科学发展带来的以下几个“挑战”:

    在《物种起源》发表6年后,德国学者海克尔依据进化论思想画出了一棵“生命之树”,用“树”来形象描绘生物进化历史。然而,由于形态和生理特征的进化极其复杂,加上化石资料不够完整,“生命之树”难以反映复杂生物进化历史的全貌。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现在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比较DNA序列来研究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构建“进化树”。病毒等微生物“网状”进化结构的发现对此前的进化理论提出疑问,促使其进一步完善。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渐变论,即物种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突变是很少的,但最令达尔文困惑的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中国科学家通过对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的整体轮廓,证实几乎所有动物的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一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生物的进化并非总是渐进的,而是渐进与跃进并存的过程。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比较多地推崇自然选择,认为生物进化中有害的突变比较多,有利的突变很少,而经过长期的进化过程,有利的突变经过自然选择终于占了上风。但后来科学研究发现,物种的有害突变和有利突变都不是很多,多的是对于自然选择来说不好也不坏的中性突变,这后一类突变与进化的关联还有待深入细致的研究。


新华网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李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物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