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洞遗址见证海南史前猛兽灭绝轨迹

落笔洞考古发掘现场

    近日,海南省文物局正式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二十二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就有距今40万年前的昌江黎族自治县信冲洞化石点,这让人联想到海南南部另一处古生物化石遗址———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时代的落笔洞遗址。

    历史上的海南,整个岛屿几乎全部被原始森林所覆盖,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距今1万年前的三亚落笔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共出土45种哺乳动物化石,其中有12种已经在海南岛森林变迁的不同历史时期灭绝了。

    近日海南日报记者采访了南京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史博士颜家安,这位长期致力于海南岛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的学者,透过翔实的考古资料佐证,解读了一万年前海南岛的生态进化与气候变迁。

    一万年前,海南岛上原始森林里曾奔跑着虎、豺、熊、象等大型野生动物,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与气候变迁,早已消声匿迹。

1万年前的海南岛 野生动物的天堂

    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约15公里的一座石灰岩孤峰南壁下,经碳14测定,距今已有1万年历史。

    据参加发掘该遗址的考古工作者郝思德、黄万波所著《三亚落笔洞遗址》(南方出版社1998)一书记载,落笔洞遗址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其中脊椎动物记录60种,无脊椎动物记录24种。

    “三亚落笔洞遗址的动物群,大多是以果虫或蜜为主要食料的鸟兽。这些都反映了1万年前的海南岛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沛,森林茂盛,四时花果不断,是一个野生动物活跃的天堂。”颜家安博士说。

    不仅如此,考古工作者还在落笔洞遗址发现了大量贝壳堆积,不到70平方米的范围内总共发现了7万多个螺壳。

    颜家安介绍,贝壳类生物壳比肉重,采聚率低,如此集中的贝壳堆积充分说明当时洞口距离海滩很近,贝类生物唾手可得,由此推断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高。

    那么这些动物是如何漂洋过海登上海南岛呢?

    颜家安解释,远古时期,确切说是晚更新世大理冰期来临,全球变冷,海水结冰,海平面不断下降,海南岛与大陆相连,一些畏寒动物通过陆桥(琼州海峡陆桥)登岛繁衍生息。

    考古发掘的资料,与颜家安的推断吻合。

    海南岛大概发现了100多件雉鸡化石,这种化石在北京人遗址、辽宁金牛山遗址以及山东、安徽等省区均有发现。目前,这种鸟在中国北方分布较广,海南已经没有雉鸡分布。

    雉鸡是一种不善飞行的鸟类,海南岛发现的大量雉鸡化石证明,海南岛曾与大陆相连,雉鸡通过陆桥上岛,随着海南岛气候环境的漫长演变,森林栖息地的微妙变化而一步步走向灭绝。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落笔洞 猛兽 灭绝 史前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