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大漠中的克里雅人

婚礼现场

克里雅人的婚礼隆重热闹。男女青年自由恋爱,婚姻大多自主,但只能在沙漠村、部落之间选择。大漠共有一百多户居民,户与户之间距离少则几公里,多则二三十公里,大多数彼此沾亲带故。若有结婚嫁娶,得提前发邀请通知。形式是用一张小纸条逐户传递,因此,需提前半个月就发出。结婚时通常要热闹三天。有一天,我们连续访问四户人家,却有三户门户敞开,家中无人。后来得知,是亲戚家即将办婚事,他们都去看热闹了。维吾尔族翻译说:“这里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房门根本不用上锁。”

为解决与外界的联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这里设立了一部无线电话机,定时与外界联系,如有要事,也可通过无线电话联络。

鉴于大漠深处缺水生存环境严峻,当地政府曾试图将这里的沙漠人家迁出到绿洲生活。但习惯了大漠生活的克里雅人,故土难离,不肯迁出。所以,后来这里设乡建村直至今日。

克里雅人来自何方?这是我们在进入大漠前后一直在探求的问题。然而始终没得到准确答案,在查阅资料和沿途访问中,也缺乏准确、权威的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克里雅人是古格人的后裔。据载,公元9世纪,西藏阿里地区诞生了一个古格王国;17世纪中叶,克什米尔的拉达克进攻古格国,战争持续多年,古格城破国亡,一个数十人的小分队翻越昆仑山,来到克里雅河开荒造田,放牧狩猎,过着自给自足的与世隔绝的生活,并延续到了今天。

但有的学者则根据克里雅人与于田县的维吾尔族人有共同的外貌、衣着、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等,认为他们是维吾尔族人的后代。我们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后一种见解比较符合实际。历史和现实留下的这些难解之谜,还有待于学者、专家进一步考察研究。


腾讯旅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