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郧县人”

    探讨了古人类生存活动

    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员刘武

    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湖北省的长阳、建始龙骨洞、郧县梅铺、郧西县白龙洞、郧县曲远河口、郧西县黄龙洞,先后发现了古人类化石。通过对古人类用火、工具、牙齿使用痕迹及骨骼表面痕迹的研究,发现当时人类的狩猎行为、食物构成、获取食物方式、行为特点等生存活动。

    古人类在湖北地区的生存活动可以追溯到接近200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在湖北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包括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以及分类地位存在争议的古人类成员。这些珍贵的古人类化石,在研究中国直立人起源与演化、中国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中国人起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人类标本,总体上看在形态区域的分布比较集中,尤其是直立人和早期智人,提示中国化石标本的齿冠形状彼此更为相似。

    “郧县人”是世界上更新世早期重要的直立人

    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冯小波

    “郧县人”I号头骨、“郧县人”II号头骨分别于1989年5月和1990年6月出土于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学堂梁子。2000年以来,中法研究人员从遗址中提取了大量样品,用于沉积学、微观形态学、地球化学、地磁地层学、地球年代学和孢粉学的研究。研究成果显示,这两具头骨的年代在距今984000年和780000年之间,更准确地说在距今936000年左右,是世界上更新早期重要的直立人化石之一。

    郧阳文化的贡献必将显现特有的力量

    中共郧县县委书记柳长毅

    在三天的研讨会中,出席会议的各位专家,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围绕“郧县人”化石发现的重大意义和汉水流域古人类进化演变过程等重大课题进行了实地考察、热烈讨论和深入探讨,会议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学术成果。这些成果对中国古人类进化演变学科的研究,对“郧县人”头骨化石深入研究及科普宣传,对郧县这个文化遗产大县的形象树立与对外宣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郧县文化发展史上特别辉煌的日子,也是中国古人类研究史上特别值得记载的日子,郧县的文化史将收录、珍藏、传诵这珍贵的日子。

    “郧县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地郧县,拥有久远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同时,郧县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家几次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作出过特别大的牺牲和贡献。为了共和国的诞生,3600余名烈士长眠于此;为了丹江口水库、黄龙滩水库、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公司)、襄渝铁路等共和国重点工程,郧县人民不仅无偿让出大批土地,而且数千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在实施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又将淹没5万亩良田,48家企业停工迁建,5万人将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远迁他乡。这个区域的人民,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为中华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为共和国的现代文明作出巨大贡献。这里的人民特别值得尊重,这里的发展特别值得关注。令人十分高兴的是,这次会议的各位专家,尤其是吴新智院士、高星教授等几十位考古界专家,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宽广的眼界、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精深的学识,为郧县文化事业尤其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对我们建设文化遗产大县、申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工作提供了权威性学术支撑,大会通过的《共识与倡议书》将对提升郧县的对外知名度和发展郧县文化事业起到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按照“保一方平安促稳定、兴一方经济富百姓、送一库清水到北京、留一片青山给子孙、打一个基础给后任”执政理念,谋全局,抓大局,做实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手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一手抓文化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郧县的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但目前移民外迁和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征程依然漫长。我们坚信,共谋人民福祉,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标,文化产业将是我们的重要抓手和支撑。郧阳文化的贡献必将显现它特有的力量!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方宏 潘世新 特约记者 金菊 周圆 昌林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