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基因组学揭秘环节动物“家谱”

著名学者赫克尔所绘的水生环节动物。左上角是隐居动物的代表,利用头部的触须滤食;右上角是游走动物的代表,身侧的触须帮助快速游动

沙蚕是典型的游走动物

蚯蚓是我们所熟知的动物之一,广布于全球的陆地、淡水和海水中,它们属于一个很大的门类:环节动物门(Annelids)。环节动物在科研中十分受欢迎:在胚胎学和神经学上,环节动物如水蛭常被用作模式生物;另一种环节动物沙蚕也成为了发育生物学家的新欢。然而,这些常见的动物却有着罕为人知的演化历史,它们及其近亲软体动物或扁形动物间的演化关系,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们。

现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University Osnabrück)的T.Struck及其同事探明了环节动物门内部成员的亲缘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让我们看到,环节动物门内部清晰地分为两个大类:游走动物(Errantia)和隐居动物(Sedentaria),前者的代表生物是沙蚕,而后者是蚯蚓和水蛭。这种分类可谓名符其实:沙蚕等游走动物能够自由地运动,游泳或掘洞,捕食其它动物或以大型藻类为食;而隐居动物一般不会快速运动,它们中的很多成员在水底掘洞,借水流带来的浮游生物为食,过着“守株待兔”的生活。

Struck及其同事使用系统基因组学手段,深入研究了环节动物门内部成员的关系,将17种环节动物的一千多个可表达序列进行测序,加上之前的研究成果,共获得了34种环节动物的数据。其中,有231个基因至少存在于1/3的环节动物身上,他们将这231个基因经过处理后,建立了系统基因组谱系,谱系上清晰地显示了两个有明显差异的类群。

这种新的分类方法还对传统的形态分类观念进行了修正。例如,形态分类法将环节动物中头部拥有特殊触角的物种归为一类,称作Palpata,并认为那些无触角的类群从来就不曾拥有触角。然而系统基因组研究认为,游走动物和隐居动物中各有一些成员在演化中失去了触角,这在动物演化上是常见现象。

另外,该研究还结合形态学特征,对环节动物祖先的外形作出了推测。环节动物两大类群的同源特征一定来自共同祖先,只要考察这些同源特征,就能大致推断出它们祖先的样貌了。科学家们推测,这一“前环节动物”有丰富的感官,包括化学感受器、触角和光感受器,并且已经产生了体节。它很可能生活在古海底,用身侧的触须作波动状爬行。


来源:化石网 faywater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环节动物 系统基因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