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理论的实验验证

防卫性拟态(物种在演化中所形成的为躲避捕食者而模仿其他物种的行为)在动物界非常普遍。在拟态行为中有两个极端的例子,分别是贝氏拟态(Batesian mimicry)和缪氏拟态(Müllerian mimicry)。贝氏拟态会产生与被模仿的物种类似的信号(比如说视觉提示),但却没有采用使其成为捕食者无利可图猎物的属性;缪氏拟态既在外形上与要模仿的物种相似,又分享其防捕食属性——即让自己看起来对捕食者具有危险性或味道不是很好。这些不同类型的拟态是一个世纪以前发现的,但关于在防卫程度不同的猎物之间所发生的拟态现象是怎样进行的问题却仍然没有解决。在一项设计用来对各种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进行直接验证的实验中,Rowland等人发现,两种类型的拟态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在基于实验室的“新世界”实验中,研究人员所采用的是人造猎物(用纸包裹的几粒杏仁)和真正的捕食者(大山雀)。防卫程度不同的猎物之间的模仿(包括那些可食的猎物)因其与另一种猎物之间的联系而获得了生存好处。这个结果与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相悖的,后者认为,一种适度防卫的物种也许会淡化对另一种防卫更好的物种的保护,所以相关的教科书以及“维基百科”中的几个条目可能需要进行修改。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理论 实验 拟态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