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

长须鲸(Balaenoptera physalus)

在19世纪时,长须鲸偶而会被不具甲板船只所猎杀。不过相较于后来的船只,这对长须鲸而言是比较安全的,因为它们速度较快,而且被捕杀时经常会沉入水中。不过蒸气动力的船只在19世纪后半被引进,鱼叉的出现也对长须鲸造成冲击,因为它可以让捕鲸业者能够猎杀及固定被捕的蓝鲸、长须鲸与塞鲸。当其他鲸鱼被滥捕过度后,捕鲸业将数量仍然丰富的长须鲸视为替代目标。猎杀长须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鲸脂、鲸油与鲸须。大约有704,000条栖息在南极海域的长须鲸于1904至1975年之间被猎杀。在具有船尾平台的蒸气船于1925年出现后,每年的捕鲸数量大量增加。单单在1937年,就有超过28,000条长须鲸被捕。从1953年到1961年,每年平均有25,000长须鲸被捕。到了1962年,因为长须鲸的数量已经相当稀少,所以开始捕杀塞鲸。到了1974年时,每年被捕的长须鲸已经少于1,000条了。国际捕鲸委员会在1976年开始禁止在南半球捕杀长须鲸。

在北太平洋海域,根据纪录,大约有46,000条长须鲸在1947年至1987年间被猎捕。不过因为苏联确定曾经非法捕杀这些鲸鱼,所以这个数字是不完全的。栖息在北太平洋海域的长须鲸在1976年受到国际捕鲸委员会完全的保护,而北大西洋海域则在1987年禁止捕鲸,除了一些少数原住民与研究目的的捕鲸活动以外。目前长须鲸在美国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而且也名列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1中。

在国际捕鲸委员会的程序之下,原住民的捕鲸活动仍在北半球的格陵兰持续中。被猎杀的鲸鱼肉与其他产品在格陵兰市场中广泛的流通,不过向外输出则是非法的。在不确定目前长须鲸数量的情况下,国际捕鲸委员会每年给予格陵兰的配额是19条。冰岛与挪威则不受到国际捕鲸委员会商业捕鲸活动停止的限制,因为这两个国家反对这项禁令。在2006年10月,冰岛渔业部门授权捕鲸业者在2007年8月前可以捕杀9条长须鲸。而日本在南部球将常须经当成研究的目标,这项特别认可的研究要在2005年-2006年与2006年-2007年间每年猎捕10条鲸鱼。在2007年-2008年与接下来12个季节的计划中,将要每年猎捕50条长须鲸。

与船只发生的碰撞事件是长须鲸另一项主要的死亡因素。在一些地区,它们其实占大型鲸鱼搁浅事件相当大的比例。许多致命且严重的伤害是由穿过或靠近大陆棚、大型且快速的船只所造成的。

分类学家在很久以前已对长须鲸略有所知,在1675年首度由弗莱德里克·马汀(Frederick Martens)发表有关的分类学资料,其后再次于1725年由保罗·达德利(Paul Dudley)发表。这些对长须鲸的描述为后来卡尔·林奈改的拉丁文学名“Balaena physalus”(1758年)打好了基础。但早在19世纪时,博内德·拉塞佩德(Bernard Germain de Lacépède)就已为长须鲸改了一个拉丁文学名——“Balaenoptera physalus”。

长须鲸属须鲸科,同科异种的还有座头鲸、蓝鲸、布氏鲸、塞鲸和小须鲸。须鲸科早在中新世中期时就从其他须鲸亚目的科中分裂出来。可是直到现时为止,仍未有科学家能研究出此科的成员是在何时分裂成不同的物种的。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海域,偶尔会有蓝鲸跟长须鲸杂交的情况出现。

直到2006年,人类发现的长须鲸亚种有二:一为“B. p. physalus”(Linnaeus 1758),或称北长须鲸,出没于北大西洋一带的海域;另一个亚种为“B. p. quoyi”(Fischer 1829),或称南极长须鲸,出没于南冰洋的海域。很多专家认为出没于北太平洋海域的长须鲸将会成为第三个长须鲸的亚种。就现时人类所知,这三个长须鲸族群甚少出现混交的情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