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阳遇到的难题

  6月16日至17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第六届理事会在中国苏州举行。会上,经费缺口、下一年度计划等关键议题均无果而终。正如屡拖未决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此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或许就是确定下一次会议何时举行。

  ITER最初设定从2016年开始运行的计划,现在看来岌岌可危。而这个庞大的国际项目,在技术上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拷问。人类要想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变能,可能还需50年甚至100年以上的时间。

  有人因此对这一项目的前景感到悲观。但支持者们认为,核聚变仍然是一种应对能源危机的好办法。

  “笼中太阳”

  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是科学家们的梦想。核聚变是大自然最普遍的能量来源。从太阳到最遥远的恒星,氢原子核聚合为氦原子核的核聚变反应,提供了照亮整个宇宙的能量。

  所谓核聚变,是由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较重的原子核,同时释放能量。核弹和核电站采用的则是核裂变反应,即较重原子核分裂为较轻原子核。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需要的氢原子在宇宙中最为丰富,不用发愁原料来源,其核辐射小得多,也不会产生核废料。

  人为控制核聚变的难度远远大于核裂变。这需要将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加热到极高温度,形成等离子体,然后限制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足够长的时间。聚变反应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惯性约束,即用激光冲击燃料,让燃料急剧压缩,燃料在膨胀爆炸之前发生聚变反应;另一种是磁约束,即用形似中空面包圈的磁场组成“磁笼”,约束等离子体。前一种方法正是氢弹的原理,后一种方法则被称为托克马克。

  在惯性约束核聚变领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上海光机所)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光机所研究员林尊琪告诉本刊记者,与磁约束相比,惯性聚变更为困难,效率真正上去还需要一段时间。

  作为结束“冷战”的标志行动之一,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里根在1985年日内瓦峰会上倡议启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简称ITER)计划。次年,前苏联、美国、欧盟及日本开始筹建ITER。到2001年完成设计时,已耗资15亿美元。ITER的目标,是将50万千瓦的能量输出维持500秒。

  美国一度退出计划,但后来重返谈判桌。中国、韩国和印度也先后加入。欧盟和日本为了ITER的选址问题曾经争得不可开交。2005年,法国卡达拉舍(Cadarache)战胜日本的六所村成为ITER建设地。作为交换条件,欧盟同意其中10%的所谓高技术部件从日本市场采购,日本人池田要(Kaname Ikeda)也成为ITER组织的总干事。

  ITER计划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预计耗时35年,花费105亿欧元。第一阶段从2006年至2016年,为实验堆建设阶段,耗资约50亿欧元;第二阶段持续20年,是热核聚变操作实验阶段,预计耗资约50亿欧元;第三阶段历时5年,是实验堆拆卸阶段,耗资5亿欧元左右。

  林尊琪说,采用磁约束路线的ITER装置开始运行后,会被中子污染,整个靶室都会被活化。因此,ITER退役后,将有五年的退活化时间。

  这是全球最大范围的一次科学技术合作。欧盟承担45%的建设费用,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将各自承担9%的费用,同时平等分享所有相关资料及知识产权。

  中国科技部ITER中心研究发展处杨长春对本刊记者说,实现聚变能的商业利用,大致需要经历六个阶段,包括概念研究、原理验证、性能拓展、实验开发、示范堆和商用堆阶段,以ITER计划为标志,说明磁约束方式的聚变能应用进入实验开发阶段,即第四个阶段。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