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头旧石器遗址准备申遗

  10月12日,西塞山区河口镇《唤醒沉睡石龙头文化行动方案》出台,区、镇关于石龙头旧石器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设计方案正在紧锣密鼓草拟中。通往遗址的3公里路面的规划设计和遗址的保护规划,正请有关专家设计和论证;申请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作也在筹划中,相关的旅游开发方案正式被提上议事日程。

  西塞区委常委、河口镇党委书记丁文浩说:“石龙头旧石器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对发掘河口文化内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河口又多了一张对外宣传和推介的名片。”
  
  遗址存在了28.4万年

  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口镇境内黄荆山脉东端南麓尽头最末一个山头,距市区15公里,距大冶市约30公里,脚下是新建的大棋公路。这座小山当地人称北颠峰,是一个高出湖面约50米的小山丘,由三叠纪中厚层灰岩、泥灰岩、硅灰岩等构成。

  1971年冬,兴建大冶湖水利工程的民工在开山炸石时发现这处遗址。1972年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湖北省博物馆派人进行清理发掘。石龙头洞穴遗址为石灰岩裂隙,洞口高4米、宽3米,越往里洞越窄。洞底北高南低,向南倾斜,最低点高出大冶湖面10米。

  洞中堆积物分三层。文化遗物主要保存在第二层和第一层。清理出土的文化遗物有:石核34件、石片27件、砍砸器17件、刮削器10件,共出土旧石器88件。这些石器的原料,大部分为石英岩,部分为火燧石,少数为砂岩。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石龙头遗址的石制品,“就其技术水平和文化发展阶段而论,与北京人相当或稍晚,但仍属旧石器时代初期。”除石器外,石龙头遗址发现了大批哺乳动物化石。经专家鉴定,能够确定属、种的有:豪猪、大熊猫、中国鬣狗、虎、东方签齿象、中国犀、野猪、斑鹿、鹿等。

  专家们认为河口镇石龙头旧石器遗址至少存在了28.4万年,它是继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之后又一重大发现。它的发现,使我们对南方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文化增加了新的知识,为了解和研究远古人类的生产的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遗址的现状保护不容乐观

  无人问津的石龙头文化遗址现在是什么样了?记者随着河口镇文化站长余绪龙一起去了一趟现场。原来上山的路口已是荆棘丛生、乱石遍地,不时地有耕牛放牧于此。现场十分杂乱。

  由于遗址较早地被当地政府列为保护单位,它们比较完整地保存到了今天。但是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石龙头遗址的保护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个遗址涉及周围3个村5000多人口。不断增加的人口压力使遗址不堪重负,人们的生产生活与遗址保护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祖祖代代生活在遗址上面的农民,为了谋求生活的改善,在遗址用地上搭棚建屋、打井造园、饲养家畜、种植经济速生林等,造成遗址的夯土流失,严重威胁大型遗址的安全。

  遗址的保护之所以形成目前这种局面,主要症结在于长期以来对其保护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针对遗址保护的管理法规不健全,保护管理的经费严重不足,地方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存在无力保护的状况。再加上环境恶化、自然侵蚀、突发灾害和缺乏科学依据的修复等自然和人为破坏因素,使遗址的保护出现了众多难题和困难。
  
  逐级对上申报文化遗产直至世遗

  “挖掘和保护石龙头旧石器遗址,对于研究长江流域人类的进化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意义深远。”市政协文史研究员余炳贤说。

  据河口镇文化站站长余修龙介绍,按照石龙头遗址的地理特点,河口镇将石龙头南坡分为古人类的生活遗址,将洞室列为古人类居住遗址,以此来打造形成旅游景点,即此峰洞、北峰洞码坡和南坡等三大块。

  目前,河口镇成立了以镇文化站为班底的石龙头旧石器文物保护小组,区和镇政府已拨出专门保护经费,与旧石器相关的资料也在整理中,申遗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正式迈开申遗步伐。

  “鉴于石龙头遗址的重大深远意义,让更多国人了解到西塞山区河口镇,我们首先通过网络媒介推广石龙头遗址为我国南方人类始祖生活栖聚地,再逐级对上申报文化遗产,直至申报世遗。通过遗产保护经费来修缮遗址,使之成为人们浏览观光之地。”西塞山区区长胡敏信心十足地说。

  河口镇党委书记丁文浩称,建设古人类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通过电子动漫形式向游人介绍古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了解自己的祖先从猿到人的衍化进程。此举不仅提高河口镇的知名度、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宝贵的精神遗产资源,对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石日报 罗臻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旧石器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