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水下考古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水下考古究竟是如何完成的

考古,将深埋在地下或水下的尘封记忆展现在世人面前。对于这样的活动,一般人很少接触,因而也充满神秘感。近几年盗墓题材小说盛行,其中险象环生、机关重重的古墓描写,让很多人对此好奇不已。然而,从各种纪录片中可看到,考古的过程与我们想象的相差甚远,看起来似乎很枯燥无聊。那考古工作者究竟会不会遇到惊险刺激的场面?特别是我们知之甚少的水下考古,究竟是如何完成的呢?

别人的微博都在晒美食、晒旅行,晒一切和日子有关的事儿,而张瑞和甘才超的微博却在晒大海、晒古船、晒所有水下考古的画面和细节,原因很简单他们是水下考古队员。

在全国,像他们二人这样拥有正式水下考古资格的人还不到百人。拥有一份极少数人能从事的职业是幸福的,所以,张瑞和甘才超二人的经历特别让人感兴趣。但无论是对他们,还是对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来说,水下考古这项工作并不神秘,只是因为它的背后是神圣的国家使命。张瑞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海底打捞催生了水下考古。被不法分子打捞过的水下遗址常常会被严重破坏,保护水下遗址是我们工作的主要目的,这是一种历史的责任。”

二十多年水下考古成果丰硕

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多部委参与的“国家水下考古协调小组”,负责统筹领导我国水下考古工作。二十多年转眼就这样过去了,在深邃的海洋里,我们到底发现了什么?

这是一个无论是否从事水下考古的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因为那海底深藏着的是属于国人共同的文化遗产。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培训班的开班仪式上,为我们揭了底。目前,全国已发现200余处水下文物点、70余处沉船遗址,其中北礁沉船遗址和甘泉岛遗址已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海一号”“华光礁一号”“南澳一号”等古船的抢救性发掘工作顺利实施,白鹤梁题刻原址保护和水下博物馆项目圆满完成。

更深一层地看这些成果,则能发现它们所标志着的非凡意义,这点,包括张瑞、甘才超在内的水下考古人员都如数家珍“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水环境保存整条沉船的方法,标志着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华光礁一号”古船考古发掘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项目,是我国第一次远海大规模水下考古实践;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在深水中原址保护文物的水下遗址博物馆,所采用的原址保护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我国三峡工程增光添彩。2009年,“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保护项目和涪陵白鹤梁题刻原址水下保护工程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一等奖,体现出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

考古培训惊心动魄

伟大的事业背后总有着更加伟大的一群人。我国现在拥有的水下考古力量,其能力和成果令国外同行羡慕,但就我国水下考古的能量而言,人数还是太少。而国家水下文化保护中心的成立,首先在培养水下考古人才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国家水下文化保护中心的一张“水下考古培训班”结业典礼的集体合影中,很容易看到张瑞和甘才超两个人的身影。他们都是经过培训才获得水下考古资格的。

“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这虽是出自电影里的一句笑谈,但也是当下社会各领域的写真,对于水下考古,这,更是现实。

张瑞、甘才超讲述的水下考古培训过程听上去就像惊心动魄的大片,但倘若没有这样的过程,我国现在取得的所有水下考古成果就都是空谈。

甘才超对培训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楚:最初是跑步加体能训练,之后才是全副武装的潜水池训练。除了体能训练外,还要学习6大本潜水专业教材。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里,他进行了近30次海潜练习,潜水能力从2米、5米最终达到了30米,通过了救援证、封闭式潜水、开放式潜水等十多项国际标准的潜水考核。

水下考古正在走向海洋深处

最初的一批水下考古人员,由国家文物局1987年派到荷兰学习潜水和水下考古。从1989年到1990年,国家文物局又委托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四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经过五期的培训,共有87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的专业资格证书,从而保证了我国拥有一支60人左右的水下考古一线队伍。据介绍,在世界范围内,类似于我国这样保持着一支国家级水下考古专业队伍的国家为数不多。

而在张瑞他们参加的水下考古培训班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又尝试开展了更高层次的深潜技术培训,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选择潜水技术较好的业务骨干参加了60-80米水深的高技术潜水培训。目前,全国已有10余人掌握了60米水深的潜水技能,从而大大扩展了水下考古的工作范围,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西沙群岛“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全部出水文物的类型学整理和绘图照相及初级保护工作。

随着一艘艘沉船被打捞,水下考古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海洋深处,但在每一个水下考古人的心中,水下考古并不只是一艘沉船的打捞。


城市快报 记者 苏莉鹏 插图 王世良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水下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