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如何命名

    小行星是怎样被命名的?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专家杨捷兴作了有关介绍。命名有“四大步骤”,不少小行星只有“乳名”没有“学名”

    杨捷兴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小行星命名有专门规范。具体为,观测者观测到一颗小行星时,不管能否确认是“首次发现”,可进行“临时编号”;当不同夜晚均观测到并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后,将获得国际统一格式的“暂定编号”;而只有它被确认是“新发现”且经过三次以上不同冲日年代的观测证实,并计算出精确轨道参数时,才能得到一个“国际永久编号”。之后发现者可对它进行命名,但须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刊布于世。

    据介绍,由于小行星保留了太阳系形成初期的原始状态,有助于研究太阳系的起源等原因,寻找观测小行星成为一大热门。目前,人类观测到小行星已达43万多颗,其中近10万颗小行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约不到11000颗小行星有了命名,大量小行星还只有“乳名”而没有“学名”。

    命名以地名、人名为主,政治家军事家一般不作为命名对象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由发现者进行命名并得到世界公认的天体,最初它的命名多以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为主,如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及“智神星”、“太阳神”、“酒神星”等,后来逐渐扩展到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各种地名、单位名,但政治家和军事家一般不作为命名对象,除非他们逝世百年之后才可命名。据了解,以我国科学家、文学家人名命名的小行星有近30颗,包括张钰哲、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沈括、戴文赛、周光召、陈景润、钱学森、钱三强、袁隆平、巴金、陈省身、朱光亚等等。

    小行星的命名一般由发现者及所在单位提名,也可由地方或单位提出申请,但无论怎样,命名小行星都是一种极大的荣誉。例如,1998年2月7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进发现了国际编号为10903号的小行星。朱进说,每当下雨或多云无法观测时,自己和同事就会一起聊金庸的小说,度过许多枯燥的日子,鉴于金庸先生的杰出才华和巨大成就,提议命名“金庸星”,后来如愿。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美国7名宇航员遇难,后来有7颗小行星分别以7人的名字命名。

    紫金山天文台已发现100多颗可命名小行星

    杨捷兴说,由于新的小行星不断被发现,旧的小行星由于变暗而“消失”,小行星的数目在不断变化。“紫金山天文台在20世纪60 80年代,共发现了100多颗有命名权的小行星,其中近30颗有各种命名。80年代以后,由于南京空气质量下降及仪器等方面原因,一直没发现新的小行星。不过天文台目前已在研制新的望远镜,不久将可能发现新的小行星。”

    他说,紫金山天文台提议命名的小行星主要包括,地名如“江苏星”、“扬州星”、“苏州星”、“常熟星”等;单位名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星”、“南京大学星”等;人名如“吴健雄星”、“曲钦岳星”及部分港澳台著名人士等。

中科院南京分院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