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科普的明星——“科学松鼠会”

为什么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很容易缠在一起?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某个场景似曾相识?为什么人在吸水时会呛到,吸鼻涕却不会……
 
这些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中国普通百姓打开了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也让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解答的“科学松鼠会”走到了中国科普的前台。
 
这个科普机构于去年4月创办的群博网站songshuhui.net日点击率超过5万,还在不断增长。他们在豆瓣、twitter上的小组也有众多追随者。
 
“年轻一代(科普作者)更加熟知当下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能够获得比老一代人大得多的影响力。”“科学松鼠会”创办者嵇晓华说。
 
“科学松鼠会”的组织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松鼠一样,打开科学的坚硬外壳,将有营养的果仁剥出来,让人们能够领略到科学的美妙”。他们的目标是“让科学流行起来”。
 
为了实现“流行”的目标,让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松鼠”们在网上翻译外国科普文章,解答科学问题,并组织一系列线下活动:观看科学纪录片,邀请科学家进行交流,组织参观不向公众开放的科研场所等。线下活动也受到追捧,7月22日去上海观看日全食的消息发布后3小时名额就报满了。
 
20岁的小吴和母亲坐了16个小时的火车从福建到上海,虽然当天的大雨让观测活动“泡汤”,但见到自己喜爱的“松鼠会”作者还是让她觉得不虚此行。这名大二学生对天文、地理、环境以及自己的专业生物学都很感兴趣。她被“松鼠”们平实又幽默的文风所吸引,“我从没看过这样风格的中文科普文章”。
 
32岁的嵇晓华在复旦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期间以笔名“姬十三”开始科普写作。2007年,博士毕业的姬十三决定放弃科学研究,致力于科普事业。“在学校做兼职时,发现科普可以面对更广大的人群。取得了一点成功之后,开始觉得那是我的责任”。
 
他希望有一天,科学能成为人们在餐馆、咖啡厅、酒吧和家里谈论的话题。
 
“松鼠会”现有90名左右的兼职作者,多是一线科研工作者,科学记者、编辑,以及科学作者和译者。2008年底,这些作者的文章结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出版。
 
在2008年德国之声全球博客大赛上,“松鼠会”摘取了“全球最佳博客公众奖”和“最佳中文博客公众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与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等并列为“2008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姬十三说,虽然科学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神圣的,但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式微,“大众(在生活中)很排斥科学,却相信星座和血型分析”。
 
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情形相去甚远。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期,科学技术受到重视。然而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科学事业受到破坏,各种科普活动被取消和中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科协全面恢复工作,中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普工作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科普创作也繁荣起来。
 
但近年来,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对短期利益的追逐让科普事业再一次陷入低谷,从事科普工作的民间团体和个人也越来越少。“伪科学”和“迷信”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致力于揭批学术腐败和反伪科学的方舟子说,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特异功能热”和现在的“风水热”,都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对中国发展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其根本原因就是大众科学精神的欠缺”。
 
他认为科普的目的之一是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要完成现代化,科学理性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他说,科普作者在中国的地位很低,这一现状需要得到改善。同时,国家也应加大科普投入,如学习其他国家的方式,多建设一些不盈利的科普设施和场馆。
 
目前,姬十三和他的团队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科普惠及更多人群,“孩子和老人也非常需要科普,但由于主要依赖网络,我们目前只能把受众定位在受过教育的都市年轻人群体”。
 
“科学松鼠会”新近计划打造5位“明星作家”,除了有受欢迎的写作风格,口头表达能力、甚至外貌也会成为选拔的标准。同时还会为他们单独出书,并组织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各种方式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我们在探索一切可行的方法让科学‘流行’起来。”姬十三说。


新华网 吴陈 杨丽娜 王珂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科普 科学松鼠会 民间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