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古生物学家联合考察内蒙古二连盆地

伊尔丁曼哈地区出露地层

野外采集砂样现场

内蒙古二连盆地是我国乃至亚洲古近纪地层发育最好、化石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亚考察团在这一地区考察以后,二连盆地就成了亚洲古近系研究的热点地区。

位于二连浩特东南约33km处的伊尔丁曼哈地区是伊尔丁曼哈组和阿山头组的命名地点,也是伊尔丁曼哈动物群的主要产地。中亚考察团曾于1922年和1923年在此进行考察,他们最初将该区域出露的地层全部归入伊尔丁曼哈组。1924年,又将下部的红色泥岩和粉砂岩单独划分出来,命名为阿山头组,同时将除施氏貘(Schlosseria)之外的所有哺乳动物化石都归入伊尔丁曼哈动物群。这种做法很有可能造成动物群组成的混乱,但是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澄清。

为了厘清动物群面貌,今年6-7月份,中外古生物学家联合对此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本次考察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博士领队,古脊椎所李茜、金迅、白滨、毛方圆、周伟、李岩、李士杰、李祁、王永兴、张绍光、高伟、史立群及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博士、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K. C. Beard博士、北伊利诺伊大学D. L. Gebo博士等人参加了考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级学生李思翔、吕游也参加了后期的野外工作。

考察期间,工作组共测量了5条剖面,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地层划分。野外工作中,严格按照层位采集化石以尽量避免出现混层的问题。这次野外工作发现了该地区以前报道的绝大多数种类的化石,包括奇蹄类、偶蹄类、全齿类、中兽类、食肉类、肉齿类、啮齿类和食虫类等,还首次在这一地区发现了灵长类、兔形类和恐角类化石。考察队还采集了大约5吨砂样,希望通过筛洗获得更多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厘清动物群的组成及各种化石的准确产出层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考察队还依据中亚考察团野外记录中绘制的草图,对比现在的地形图以及卫星影像图,基本确定了当年中亚考察团伊尔丁曼哈营地的位置。这对于确定中亚考察团当年采集的一些化石的大体产出地点很有帮助。

考察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稿人:李茜)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古生物学家 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