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五号建筑遗址的发掘

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五号建筑遗址的发掘

汉魏洛阳城北魏宫城五号建筑遗址位于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镇金村南,北距金村约1.5公里,北魏宫城阊阖门遗址西面约140米处。2010年10月~2011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964平方米。发掘清理出了魏晋至北魏时期的宫城西墙、南墙和西南角建筑基址,西墙外侧的河渠和内侧的排水沟渠等遗迹。通过发掘不仅明确了魏晋至北魏宫城西南角的确切位置,并对宫城西墙、南墙的走向、建筑结构和时代演变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还首次揭露出了宫城西墙外侧河渠的位置和时代演变,这些新的发现为深入探讨汉魏洛阳故城的城市布局、宫城形制变迁等提供了准确资料。

地层堆积与古地貌

发掘区现地表为较为平整的农田,地势略为东高西低,即宫城内的地势略高,宫城外侧的地势较低;同时宫城内的地层相对较为简单,宫城外的地层则较为复杂。从地下遗迹的分布和保存情况看,在宫城城垣外侧自汉晋到北魏和北周时期的遗迹保存较好,生土距现地表较深;而城垣内侧北周和北魏时期的遗迹则保存较少,耕土及扰乱层下即为魏晋或更早时期的地层和遗迹,生土也距现地表较浅。这些现象结合之前对宫墙遗迹的勘探情况,推测此宫城系选址于一处略高于周边的台地之上,宫墙则在此台地的边缘地带取齐而修建。

宫城城墙与西南角

五号建筑遗址的发掘区南北长60米,东西宽30米,揭露出宫城的部分南墙、西墙以及相交汇的西南角建筑基址。

发掘区内的宫城南墙东西残长19米,除西南角处略宽外,一般宽4~5.8米,因扰乱破坏严重,地上部分墙体和墙内地面均已无存,但由于宫墙南侧的地面较低且保存较好,宫墙外侧呈斜坡状,高差约0.7米。宫城西墙南北残长51.5米,宽2.2~4米不等。对宫城城墙的解剖发现,宫城城墙主要由魏晋、北魏和北周三个时期的夯土构成。其中宫城西墙最早时期的夯土位于最内侧,时代不晚于魏晋时期,有两块夯土,总宽约8.5米,残存厚度东侧一块1.5米,西侧一块3.4~3.7米,外侧还残存有包砖墙被拆毁后形成的沟槽,沟槽宽0.6米,深约3米,砌砖虽已不存,但砖痕明显,为规格46×23×11厘米的大城砖。北魏时期的宫墙夯土位于魏晋时期夯土的西侧约1.5米处,夯土基槽开挖在汉晋时期的河渠淤土中,外侧较深,内侧较浅,残存厚度2.7~5.1米;地面以上墙体部分东西宽5.8米,残厚0.5~0.6米;地下基础部分东西最宽7.4米,厚2~4.3米。北周时期的夯土叠压于北魏时期夯土上,残宽1.4~3.8米,厚约0.5~0.7米。宫城南墙与西墙略有不同,不同时期的夯土上下层叠分布,最下层为汉晋时期夯土,东西宽约4米,残厚1.4米;其上为北魏时期的夯土,宽度与汉晋时期基本一致,残厚1米;最上层的北周时期夯土,东西宽2.2~4米,残厚0.4米。

宫城西南角建筑基址是宫城南墙和西墙的交汇处,平面上宫墙夯土在此呈“L”形。由于地处宫城西南角,该夯土基址的夯筑规模在不同时期均较南墙和西墙有所加强,除了夯土基础深厚,最厚达3~3.5米,在平面上均还较南墙和西墙略向外侧和内侧凸出。其中,北魏时期的夯土基址南北长9米,东西宽14.5米,与南墙和西墙相接处均宽7.5米。北周时期宫城西南角夯土基址的规模略有扩大,南北长扩至16米。迹象显示,当时在宫城西南角可能设置有重要的建筑设施。

宫城西墙外侧的河渠

在宫城西墙外侧,还发现了分属于汉晋和北魏时期的河渠遗迹。

汉晋时期的河渠位于魏晋时期宫墙西侧,东距城墙西侧包砖槽8.4米,为南北向大型河渠,系在生土中开挖而成,北魏时期的宫城西墙夯土基槽即在该河渠的淤积层中构筑。该河渠的使用主要经历两个时期:早期河渠东西宽17.4米,底部距地表深5.1米,残深0.4~0.8米,底部经过人工处理,系夹杂大量河卵石和碎瓦片的黄褐色土硬面,较为平整,河渠内为灰黄褐色淤土;第二期的河渠东西宽20.9米,底部距地表深约4.5米,残深2.1米,底部也有用黄褐色土夹杂河卵石和碎瓦片处理形成的硬面,中、西部较为平整,东段略呈斜坡状。渠内淤积层次较多,显然该河渠延续使用的时间较长。

北魏的河渠遗迹位于北魏时期宫城西墙夯土西侧2.7米处,南北向,为砖砌拱券式暗渠(G4),也是在汉晋时期河渠淤土中挖槽构筑而成。基槽断面为口大底小的倒梯形,上口宽3.8米,底部宽3.5米;暗渠砌砖分为铺底砖、侧壁和券顶三部分,内宽1.4米,高约1.3米。

宫城内侧的给排水设施

在宫城西南角内侧还发现一些与宫城有关的给排水设施,主要有一处砖砌大型水池和数条砖砌排水暗渠,时代均不晚于北魏时期。

砌砖水池位于宫城西南角内侧,平面为长方形,东西残长5.5米,南北宽9.3米,深1.4米。池壁砌砖除南壁外,大部已无存。池底坚硬,经过处理,未见铺砖痕迹。填土为夹杂有大量瓦片的青灰色水浸土。

G1、G2皆位于宫城西墙内侧,南北向,南端均起于砖砌水池北约5米处,北部出发掘区,水流均自南向北。G1紧贴宫墙,残长27.6米,沟槽宽1.4~1.5米,深0.7米;砖槽内宽0.5米,两侧砖壁厚0.3米,残高0.4米。G2位于G1东侧3米处,略早于G1,残长27米,沟槽宽1.5米,深0.5米;据残迹砖槽内宽0.52米,两侧砖壁厚0.4米。G3位于G1和G2之南、砖砌水池的西北面,平面为“T”形。南北向水渠残长6.5米,南端被晚期夯土打破;东西向水渠长18米,向西下穿宫城西墙。在穿越宫墙的水口内侧,砖壁保存高达1.9米。水口除顶部券砖坍塌外,结构大致完整,内径宽0.62米,底部铺设石板,距槽底0.5米处始起双层砖券。水渠出宫墙后,向西汇入北魏宫城西墙外侧的G4砖砌暗渠中。

结语

对宫城五号建筑遗址的发掘,是在对北魏宫城南区主要建筑轴线上的阊阖门遗址、二号建筑遗址和三号建筑遗址先后进行发掘之后,为明确北魏宫城的空间范围和时代演变而进行的又一次重要发掘。发掘首先廓清了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的空间范围,尤其是西界的位置;其次更以完整、清晰的地层关系,揭示出了不同时期宫城城墙的修筑与改建,进一步明确了该宫城始建不晚于魏晋时期,历经北魏和北周时期的沿用,其范围和形制基本未有大的改动;第三,宫城西墙外侧发现的汉晋和北魏时期的河渠遗迹,基本可以确认就是《水经注》等文献记载的汉魏时期的“阳渠”遗迹,这对于深入探讨汉魏洛阳故城的城市布局、河道水系的构成和演变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城队 刘涛 钱国祥 郭晓涛 肖淮雁 汪盈)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北魏 建筑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