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影响肌间刺形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影响肌间刺形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鱼类骨骼发育生物学方面和鱼类遗传育种方面有一定意义。

这项名为《不同倍性鱼肌间骨的比较分析》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3年第3期,从鱼类骨骼形态学方面和鱼类遗传育种方面初步比较分析了不同倍性鱼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论文由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少军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撰写。

中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 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产量的2/3以上。养殖的鱼有部分需要深加工, 如制成鱼片、鱼丸等, 而鱼类肌间刺对鱼片、鱼丸的加工有较大影响, 同时影响到鲜活鱼的食用, 导致许多肌间刺较多的鱼类不受消费者青睐,因此对鱼肌间刺的研究显得异常重要。

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X光透视、常规测量及解剖法等方法对野生鲫(2n=100)、彭泽鲫(3n=162)、改良三倍体鲫鱼(即湘云鲫2号, 3n=150)及其亲本改良二倍体红鲫(♀, 2n = 100)和改良异源四倍体鲫鲤(♂, 4n=200) 5种不同倍性鱼肌间骨的数目、形态和分布进行研究(图1-5)。结果显示, 野生鲫肌间骨数目在78-83之间, 平均值为81根, 彭泽鲫肌间骨数目在80-86之间, 平均值为84, 四倍体鲫鲤肌间骨数目在77-84之间, 平均值为82, 但是湘云鲫2号和改良红鲫的肌间骨数目比较少, 湘云鲫2号在77-82之间, 平均值为79, 改良红鲫在58-77之间, 平均值为71。 考虑到不同倍性的鱼体大小和肌节数目的不同, 进一步统计了每一肌节的平均肌间骨数目, 野生鲫最多(0.721), 彭泽鲫次之(0.673), 改良红鲫最少(0.608), 湘云鲫2号次之(0.633), 四倍体鲫鲤位于中间(0.653), 除了两组湘云鲫2号与四倍体鲫鲤、四倍体鲫鲤和彭泽鲫外, 两两间都存在显著差异。5种鱼的各种肌间骨有“I”形、“卜”形、“Y”形、一端多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和树枝形7种类型。肌间小骨越靠前端, 形态越复杂。每条鱼左右两侧的肌间骨数目不完全相等, 但总体上两侧肌间骨的数目接近。在保持鱼的营养、形态和活动等基本生理功能的前提下, 湘云鲫2号的肌间刺数目比野生鲫和彭泽鲫都少, 所以它的食用价值较高。该研究结果说明, 改良二倍体红鲫和改良三倍体鲫鱼等人工培育的杂交鱼比野生鲫的肌间刺少, 遗传改良的方法在影响鱼类肌间刺形成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鱼类遗传改良的方法在影响肌间刺形成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图1 彭泽鲫肌间小骨的形态学观察A.彭泽鲫整体骨骼X光图, toa, 躯干轴上;tua, 躯干轴下 ;ths, 尾部轴上;thu, 尾部轴下; rib, 肋骨; ns, 髓棘; hs, 脉棘 ; B. 图A 方框区域放大照片,en. 髓弓小骨; ep. 脉弓小骨 ; C. 肌间小骨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依次排列. len. 左侧髓弓小骨;lep. 左侧脉弓小骨;ren. 右侧髓弓小骨;rep. 右侧脉弓小骨 图2 野生鲫肌间小骨的形态学观察 图3 改良红鲫肌间小骨的形态学观察 图4 四倍体鲫鲤肌间小骨的形态学观察 图5 湘云鲫2号肌间小骨的形态学观察。

该研究发现对于通过鱼类远缘杂交技术等遗传改良方法获得肌间刺少的优良品种具有参考价值, 如改良红鲫等,此外,研究为鱼类骨骼发育生物学和鱼类遗传育种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EurekAlert!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遗传 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