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翡翠水库食蛇龟野生动物保护区监测调查成果出炉:食蛇龟对栖息地之忠诚度极高

食蛇龟交配。研究显示,食蛇龟在野外达性成熟需超过10年,若遭盗猎后族群复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食蛇龟交配。研究显示,食蛇龟在野外达性成熟需超过10年,若遭盗猎后族群复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研究人员利用固定于龟背上之无线电追踪器可长期追踪食蛇龟之活动范围。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研究人员利用固定于龟背上之无线电追踪器可长期追踪食蛇龟之活动范围。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食蛇龟之动物食物来源包括蚯蚓及昆虫等无脊椎动物。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食蛇龟之动物食物来源包括蚯蚓及昆虫等无脊椎动物。 (图/翡翠水库管理局提供)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ETtoday:台湾“行政院”农委会公告「翡翠水库食蛇龟野生动物保护区」成立将届一年,最新监测调查成果日前出炉,在密集进行保育研究及盗猎查缉之下,食蛇龟族群个体数量与存活率皆能维持稳定。此外研究首度证实其对栖地之忠诚度极高,且对于森林的更新、演替与水资源保育具有相当程度之贡献。

负责执行本监测调查计划之国立屏东科技大学陈添喜教授表示,保护区于2013年12月10日成立后,翡管局持续委托该校进行食蛇龟族群变动及相关生态调查,以评估在保护区划设前所遭受非法猎捕的影响及划设后的实际保育成效。

证实经过保护区划设、密集保育研究及强力查缉盗猎,目前族群个体数量与存活率皆能维持稳定,但因野生食蛇龟性成熟的年龄需超过10年,每年的产卵数不多,约2-5颗,所以族群复原仍有赖尔后长期且积极之保育管理。

研究显示,食蛇龟较偏好于开阔之森林环境进行体温调节与繁殖下蛋,为了解翡翠水库南岸居民于2000年迁村后,原有垦植地经自然演替、林木覆盖率增加后,对食蛇龟栖息地选择可能的影响,因此2014年研究重点之一,即持续以无线电追踪方法重复追踪比较7只食蛇龟,发现多数个体的活动范围皆有极高忠诚度。

研究指出,追踪个体多长期停留在不超过2公顷的范围内,且单只个体长期之活动范围并有高度重叠,显示森林的演替并未造成食蛇龟改变栖地环境的利用选择。陈添喜打趣表示,绝大多数的食蛇龟好比人类社会中的宅男宅女,很少离家出远门。

此研究成果可据以做为保护区经营管理之参考,即目前尚无需为营造开阔之栖地环境而刻意进行林木疏伐。而这批生态界里的阿宅们到底扮演何种角色及功能?相信是大家所好奇的。首先是食蛇龟的名字是否与它的食性相符?陈添喜表示,目前并未发现食蛇龟会吃蛇的证据。因为食蛇龟没有牙齿,无法咀嚼,所以无法捕食活的蛇类。

陈添喜说,食蛇龟为杂食性,在动物性食物来源方面,它通常捕食蚯蚓及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因食蛇龟的龟甲成分主要是钙质,母龟每年生下龟蛋蛋壳的主要成分也是钙质,所以对钙的需求量很高。

研究显示,2012-2014年经由分析食蛇龟粪便,首度确认蚯蚓在其动物性食物来源中出现频度远高于其他动物性食物种类,故所需钙质的来源主要应来自蚯蚓代谢产生的碳酸钙颗粒,与过去主要来自蜗牛外壳之推测不同。

此外食蛇龟的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木本植物的落果与种子,尤其以榕果的出现频度最高,并会利用森林边缘或空隙处日照较充足的环境调节体温,其摄食落果与调节体温的习性,再经由排遗散播种子,有助增加森林覆盖率及森林的更新与演替,进一步保育水资源。

最翡翠水库管理局局长刘铭龙表示,保护区成立将近一年以来,特别感谢主管机关林务局及水源局等保护区相关机关之共同巡查与保育。有鉴于食蛇龟正遭受全岛性灭种的非法猎捕威胁,未来仍将持续加强保护区盗猎查缉,并函送本次监测调查成果予林务局,共同持续推动保育复育研究工作。

刘铭龙表示,期待翡翠水库集水区,此一北台湾罕见且完整之低海拔浅山生态系,能做为国内濒危物种之庇护栖所,以促进水库之永续利用。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食蛇龟 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