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天镇晚白垩世灰泉堡组发现鸭嘴龙超科恐龙新属种:天镇大同龙

天镇大同龙(Datonglong tianzhenensis)右齿骨外侧视(A)、内侧视(B)、背视(C)、尾视(D)和部分齿列放大图(E)。(尤海鲁供图)

天镇大同龙(Datonglong tianzhenensis)右齿骨外侧视(A)、内侧视(B)、背视(C)、尾视(D)和部分齿列放大图(E)。(尤海鲁供图)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鸭嘴龙类是一类常见的草食性鸟臀目恐龙,发现于亚洲、欧洲、以及北美洲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中,有关它们的演化和起源尚不十分清楚。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和山西地质博物馆续世朝等联合报道了发现于山西天镇晚白垩世灰泉堡组的一鸭嘴龙超科恐龙新属种:天镇大同龙(Datonglong tianzhenensis),该新发现揭示了不仅增加了鸭嘴龙超科恐龙的成员,而且揭示了鸭嘴龙超科成员特征演化的复杂性,为阐明鸭嘴龙类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材料。

新标本为一保存较完好的右侧齿骨并带牙齿。与其他鸭嘴龙超科恐龙不同,大同龙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而且舌面齿冠上嵴的发育也具有独特的特征组合,如主嵴向远中方向偏移,次嵴发育,无其他附嵴以及主嵴上半段略后弯。

通过对比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较进步的非鸭嘴龙科鸭嘴龙超科类群中齿骨和牙齿的演化过程非常复杂,许多鸭嘴龙科的特征在这些类群中时而出现,如:巴克龙(Bactrosaurus)齿冠具有较大的高/宽比,吉尔摩龙(Gilmoreosaurus)齿冠上只有一个主嵴和纤弱的附嵴,张衡龙(Zhanghenglong)齿冠上主嵴中置,南宁龙(Nanningosaurus)下颌冠状突前倾,大同龙(Datonglong)每个齿槽有两个功能齿。研究人员推测,为了获得更有效的牙齿咀嚼方式,在鸭嘴龙科起源前它的姐妹群们曾进行过多种尝试。同时这也说明,受大量趋同演化的影响,要厘清这些类群间的关系仍有待更多标本的发现。

该项研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资助。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恐龙 天镇大同龙 晚白垩世 新属种 鸭嘴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