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古老猎豹”化石造假?

对于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鉴别化石的真假,邓涛建议,请一位熟悉甘肃和政地区化石的权威修复专家,对标本进行全面修理,去除掉所有造假和错误拼接的部分,还标本以本来面目。

最快时可以达到112公里/小时的冲刺速度,猎豹无愧为动物世界中的短跑冠军。作为一种高度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它现在仅分布在非洲和西亚地区。而猎豹到底起源于哪里,科学界也一直存有“猎豹新大陆起源说”和“猎豹旧大陆起源说”之争。2009年初,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丹麦科学家Christiansen和中国上海科技馆黄骥(发表论文用名J.H.Mazák)的一篇文章,他们根据一件据称产自中国甘肃临夏盆地的猎豹头骨化石,建立了一个新种柯氏猎豹,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原始的猎豹,由此得出“最古老的猎豹来自中国,而不是北美!”的结论。这一发现为“猎豹旧大陆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但最近,同样来自中国的专家对“最古老猎豹”化石提出质疑,认为化石涉嫌造假,其研究过程也有漏洞。3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关注了这场争端。

根据当时上海媒体的报道,2008年初,黄骥得到了来自甘肃和政地区的一个完整猎豹头骨化石,全长18厘米左右。经过引用古地磁分析资料判断,这个化石距今至少有250万年,这和此前在北美大陆发现的最古老猎豹化石的“年龄”不相上下。更可贵的是,这具头骨化石,堪称世界上已知的最原始、最完整的猎豹化石。

对以上研究提出质疑的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他告诉《北京科技报》,“我是在2008年年底发现‘最古老猎豹’化石的问题的。”

作为在“最古老猎豹”化石发现地临夏盆地工作多年的古脊椎动物学工作者,邓涛接到了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栏目的邀请,为一篇即将在两天后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有重要发现的论文配发评论。

“我仔细地读过这篇论文后,当时就发现他们唯一的依据只是一块猎豹的头骨化石,单是从论文中提供的化石插图,我就初步认为这件化石是有问题的拼凑标本。”邓涛说。

邓涛立刻与化石保存单位的、该文第二作者上海科技馆黄骥联系,希望通过对标本进行直接观察进一步确定真相,但黄骥当时以“化石是我们的镇馆之宝,须经领导批准才能看”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

虽然亲眼看到化石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邓涛认为,作为从事化石研究的专家从其文章的插图,也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件标本的问题。

邓涛介绍:“比如说,头骨的侧面照片清晰地显示颧弓不仅不自然地又高又宽,缺乏猎豹具有的突出的尖角状眶后突,而且还有与头骨拼接的明显界线,由此证明,颧弓不仅不属于这个头骨,甚至根本就不是食肉目动物的颧弓!”

“再看看化石头骨的背面照片,顶骨区域模仿现代猎豹的头骨,明显是由骨片粘接而成的,但作伪者没有造出猎豹应有的顶嵴,从而露出了破绽。”

“还有化石的脑颅部分,也是模仿现代猎豹的。由石膏塑造并上色,而顶部和枕部的一些大的圆形石膏斑和未上色部分清晰可见,头骨后部还有许多涂抹石膏的痕迹,说明其脑颅就是一个石膏模型。”

“化石腹面照片显示,整个基枕部完全由石膏填充,我判断可能是因为化石的这个区域过于复杂,作伪者没有办法仿造,只好填上一整块石膏,所以在此处看不到任何解剖结构。”

邓涛在野外工作多年,对临夏地区的化石贩子已经非常了解。“像这件猎豹头骨的作伪手段相当常见,我曾经看到过几百件类似的不同动物的‘完整’头骨。一个没有经验的化石收藏者很容易上当。”

“我在和黄骥的沟通过程中惊讶地知悉,没有看到化石标本的不仅是他自己,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丹麦科学家Christiansen竟然也没有看到过化石标本,是根据黄骥提供的照片就对化石进行描述,最后完成了论文。”邓涛说。《科学》杂志要求质疑者都要看到真实的标本,而他们应该无法想象论文的撰写者也只看到过照片。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