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源流考》阐释北大荒文明进程

不久前,十一章、八十万字的《北大荒源流考》面世了。该书试用辞书体例,运用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和地名学知识,追根溯源,从源头梳理了北大荒历史疆域变迁,阐释北大荒文明进程,展现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构成的开放包容的北大荒。通过对《山海经·大荒经》及其他历史古籍研究和建国后的考古发现,将北大荒的形成及其名称来源、地望方舆变化、民族方国变革、众多方国与中央王朝的统属关系,以及近三千余年中所建城邑、山河的变迁情况进行了考证,从而对北大荒这一地理实体进行了准确定位,探寻其四至空间与沿革,并对现代北大荒三代人的开发对地理变化的贡献做了纪实。

北大荒地名由来三千年 历史遗迹色彩斑斓

经过对史料的考证,北大荒成为地名已有三千余年历史,作为地域指称最早见于我国古籍《山海经·大荒北经》中。在西汉初已流行于世的《山海经》,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记载,但多被人当成玄怪录流传下来。此次,吴培玉教授通过撰写《北大荒源流考》,在对史料的考证中得出结论,《大荒北经》记录的河流、山川、民族、方国,均有据可考,“在贝加尔湖以东,库页岛以西,外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北的东北亚的大片疆域,就是《山海经·大荒北经》中的北大荒。”

“北大荒不是亘古荒原,它的名称可以上溯到三千年前的西周,这是史实,不是传说。”北大荒历史源远流长,东胡、秽貊、肃慎,华夏先民在北大荒这一地理实体已存在了几万年。是清入主中原后将北大荒二百多万人口移入关内,为确保“龙兴之地”,北大荒因此被“封禁”二百多年,繁荣富饶的北大荒成了“亘古荒原”。 吴培玉教授娓娓道来,“今天所说的北大荒已不是《山海经》里的概念含义,而是定格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总面积5.67平方公里的黑龙江垦区。”

2010年,省农垦总局组织编撰辞书《北大荒源流考》,以中国历史地理学、地名学为旨,将重大历史事件、地域名称、历史古邑穿成线索,着重记述了“北大荒”、“北国”、“北疆”变化沿革的区域史,为北大荒继往开来寻找历史文化源头。

吴培玉说,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深层次挖掘,《北大荒源流考》探寻了古老北大荒域内的东胡、秽貊、肃慎三大族系及华夏先民在上古之前在此繁衍、生息、开拓、发展的历史。如何由氏族到部族,由小宗到大宗,由小邑到大城、方国建立,同中原王朝藩属羁縻演化的规律,以及北大荒域内民族纵向分化、横向融合过程中民族统一规律,这种演变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形成在北大荒的缩影。

历史遗迹色彩斑斓

吴培玉介绍,考古资料证明,北大荒史前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二十几处古人类遗址及其生存者均为与“北京人”同属。他们是20万年前由华北翻越燕山而进入北大荒地域的。北大荒区域的黑水流域,与长江、黄河、珠江流域一样,都是华夏先民的家园乐土。

在这部《北大荒源流考》中,作者共划分十一个章节,分别是北大荒地名、方舆、地望考,北大荒域内考古发现,北大荒域内古城邑遗址发现与考证,北大荒域内少数民族源流考,北大荒域内山河考,中华历代王朝对北大荒的治理,沙俄东侵与北大荒的变迁,《马关条约》后的东北危机,现代北大荒域内各类农场的创始探源,北大荒域内所辖农场名称考,北大荒现代民族。

色彩斑斓的历史遗迹,为广袤的北大荒地域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仅在垦区方圆内,各种古文化遗址就目不暇接。

位于友谊农场境内的凤林古城遗址,被称为“亘古荒原”第一都挹娄王城,经考古学家确定为东汉末年至十六国时期。从这里发掘的陶器、骨器、玉器、石器、铜器、铁器等出土文物1600余件,作为古肃慎国的都城及其管辖区域,发现大大小小的城池遗址上千个,是东北区域内目前发现的最大王都。2000年,凤林古城和与其隔河相望的炮台山七星祭祀坛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位于阎家岗农场的“哈尔滨人”古人类遗址、位于勤得利农场的秦汉时期的兀惹古城遗址、位于查哈阳农场域内的金界壕和查哈阳古城、位于853农场雁窝岛和852农场蛤蟆通水库旁辽金古城、泰来农场附近的辽代塔子城等遗址,都诉说着这片土地古老的传奇。


黑龙江日报 赵玥辉 井洋 蒋国华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文明 北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