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的猎豹头骨化石登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

甘肃临夏的猎豹头骨化石

  岁末年初,一块出自甘肃临夏的猎豹头骨化石登上了《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因为化石讲述的故事有可能改写猎豹的起源。这项研究成果出自上海科技馆,这是它建馆以来在国际重量级刊物上的首次亮相。
  
  在国外,科学博物馆除了善于向公众谈天说地“讲故事”,传播知识,也是当仁不让的科研主角。此次猎豹头骨化石的亮相不禁让人们有了更多期待:拥有26万件珍稀化石、标本的上海科技馆,以及其他类似的科学博物馆,是否可以尝试从藏品宝库中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发现,在“讲故事”的同时,学会“写故事”。
  
  标本制作员的“偶得”
  
  有关猎豹头骨的最新发现,得来有些偶然。论文的主要作者黄骥,并非上海科技馆的专职研究人员,而是一名普通的标本制作员,研究化石完全出于他的个人兴趣。
  
  去年初,一块出自甘肃临夏盆地的猎豹头骨化石引起了黄骥的注意。根据对围岩性质的测定,化石的年代约为距今250万年的晚上新世,与此前国外发现的一块北美猎豹化石(距今约两三百万年)的年代相当。
  
  它们之间,究竟谁更古老?盘旋在黄骥心头的疑问,关系着古生物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猎豹的起源与演化。长期以来,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存在着“新旧大陆之争”,即现代猎豹究竟最早起源于北美大陆,还是欧亚大陆?由于有化石为证,北美(新)大陆起源说暂时占据着上风。在对比研究了15个现代猎豹与数个古代猎豹头骨之后,黄骥与远在丹麦的合作者从它们的牙齿形态上读出了新发现。原来,临夏猎豹的裂齿上有一对特别的原尖,且齿冠较低;北美猎豹与现代猎豹则不约而同地抬高了齿冠,原尖也发生了特化,切割食物的效率更高。由此,黄骥推断,临夏猎豹比北美猎豹更原始,因为牙齿的变化无疑是竞争压力增大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猎豹的欧亚(旧)大陆起源说加上了一枚沉甸甸的砝码。
  
  馆藏≠藏而守之
  
  在挑战新大陆起源说的同时,黄骥的论文在上海科技馆内部也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上海科技馆副馆长金杏宝研究员直言不讳地说:“黄骥做了科技馆专业研究人员应做、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
  
  最大的遗憾来自26万件库存宝贝。走进位于上海科技馆地下一层的藏品区,地质和古生物、昆虫及螨类、哺乳动物、两栖和爬行类、鸟类、鱼类等六大类珍稀藏品正安静地“沉睡”。这笔丰富的自然遗产,全部来自伴随上海科技馆成立而整建制并入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整整8年,除了负责看管它们的藏品区工作人员,很少再有人捧起它们仔细端详。
  
  与化石、标本同时淡出的,还有一批从事古人类、古生物及动物研究的专家学者。由于没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专家们有的转岗,有的退休,有的则跳槽去了别的研究单位,藏品的征集、研究工作几乎停滞,原有的馆藏只得藏而守之。
  
  当然,科技馆研究功能的弱化也有一些客观原因。为将一座世界一流的科技馆呈现给上海市民,几年来,上海科技馆始终肩负着繁重的建设及展览策划任务。眼下,从建设期转入成熟发展期的上海科技馆,正结合迁建中的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就如何恢复馆内的研究工作谋划着新想法。
  
  科研是科普的“源头活水”
  
  重传播、轻研究,几乎是国内科学博物馆的普遍现象。什么才是科学博物馆存在的价值?猎豹头骨的故事,无疑给了我们启迪。
  
  在公众眼中,科学博物馆应该是位擅长娓娓道来的科学诠释者,其作为研究者的身份似乎可有可无。身为馆长和科学家的金杏宝则认为,只有不断发现和创造,科学传播才有“源头活水”。她说,如果把科学博物馆比作一棵树,藏品就是它的根,而研究正是养分的转化和输送过程。只有养分充足,象征着传播的树冠才可能枝繁叶茂,展览之“花”才会更吸引人。
  
  金杏宝透露,待新的自然博物馆建成后,将考虑恢复一系列专业设置,利用社会化的专家资源,还原一段段“湮没的历史”。试想一下,以26万件珍贵藏品为原型,科学家们能“写”出多少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以上海特有的“土著居民”为例,19世纪徐家汇的乌鸦,苏州河、江湾机场的原有物种,都是研究上海生态变迁的难得素材。“可能的话,我们将把研究做成展览,让市民通过了解过去,更自觉地保护地球家园。”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化石 猎豹 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