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星探”

  2月11日美俄两颗卫星在太空相撞,瞬间成了一堆碎片。这些天,这些在太空中兀自飞行的碎片,一下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中的一片就会击中工作中的卫星,酿成悲剧。而专门负责观测人造卫星和碎片的天文学家也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其中,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负责人吴连大研究员,尤其“忙碌”。前天,快报记者来到吴先生家里,聆听这位与卫星、碎片几乎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天文人讲述他和那些飞来飞去的“太空居民”之间发生的故事。

  一头肥猪换一架天文望远镜

  1957年,苏联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候,吴连大16岁,他当时在江苏省武进县读高中。他打小就对天文很着迷,喜欢看《天文爱好者》杂志。1959年,他顺利考进了南京大学天文系,学习天体物理。1964年,从南大毕业后,他被分配在了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主要工作就是做人造卫星预报,也就是为观测到的卫星定轨,分析和预报卫星什么时候抵达哪儿的上空。

  中国的卫星观测预报系统是苏联帮着建起来的。1958年,全国有20几个观测站点。虽然当时中苏是友好国家,但是苏联人的帮助不是无偿的,我们付出的代价,一个是我们得把观察到的数据提供一份给苏联(主要是美国军事卫星的数据);一个是苏联人提供的望远镜得用肥猪来换,一头肥猪换一架6厘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

  吴连大到“紫金山”的时候,全国的观测点只剩13个了,因为好多站点常年都观测不到卫星。那个时候,全世界只有美苏两个国家有能力发射卫星,所以太空中的卫星数量并不多,只有几百颗。

  第一天上班就出差

  1964年,刚刚到“紫金山”的吴连大,并没有马上投入工作,而是劳动了一年。他和同事协助工程队修建通往天文台的路。他们主要负责供料,水泥、黄沙、石子,几十斤重的水泥背在肩上,一走就是百十米。虽然这一年每次看到卫星,心里就有些着急,但是修了一条每天都要经过的路,吴连大觉得还是值得的。

  1965年,锻炼了一年体魄的吴连大开始投入工作。他没想到,自己第一天上班就是出差到合肥。他们六七个人一个小组到合肥做卫星预报。“南京没有计算机,合肥有一台,做预报,要分析很多数据,没计算机不行。”搞天文的属于高科技人才,得有高科技的计算机做“助手”。吴连大回忆,合肥那台计算机是103型号,每秒运行3000次,比笔算强多了。东西是个稀罕物,但是毛病也多,每天正常运行的时间也就一两个小时,而且还不定时。所以在夜里被机子“唤醒”做分析是常有的事。

  他们的工作程序很规范,也很机械,就是每天从全国各个观测点接受数据,然后分析数据给卫星定轨,再把“结论”返还给观测点,让他们定时观察。那时候,没有电话,他们传递信息,都是通过电报。人家遇到大事才难得发一次的电报,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家常便饭。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