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纳德·克拉克在人类摇篮里

斯托克方丹山洞

找到“汤恩幼儿”死亡证据
   
    当克拉克教授双手把“汤恩幼儿”捧在桌上,并让我用手去抚摸时,我的心情反而平静了。
   
    随后,克拉克教授从玻璃橱内取出北京猿人头盖骨模型,告诉我,“汤恩幼儿”的眼窝、牙齿及枕骨大孔,和北京猿人有相似的地方,显示它有人类的姿态,不过北京猿人只有50万年的历史,比250万年历史的“汤恩幼儿”要年轻得多了。
   
    他还向我讲了黑猩猩和人类的区别:一是古人类上颌骨和牙齿之间有一条缝,人类进化之后,这条缝消失了,不过在胎儿时还有;二是人类有尾骨,是完全多余的,黑猩猩没有尾骨。由此,教授说,如果人是由上帝造的,为什么不造得更完美些,而要留下废物尾骨和颌齿间裂缝的缺陷呢?
   
    克拉克教授向我介绍了雷蒙·达特发现“汤恩幼儿”时的情况:这个头颅骨化石本来是在悬崖上的,也是开采石灰岩时炸出来的,被岩石包裹着,不知是什么东西。达特用他太太织毛衣的金属针,从岩石中一点一点地把它挑出来,经清洗之后,还发现头颅骨上有伤痕。布鲁姆发现“普莱斯夫人”巩固了达特的“汤恩幼儿”在人类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但“汤恩幼儿”的头颅骨为什么会落在悬崖之上?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田野考古时经常会遇到有一些动物的残骸聚集在一起的情景,如最常见的猴子残骸化石,也有古猿骨骼化石,不但聚在一起,而且还有伤痕。考古学家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古猿或古人类的生存竞争,如同类之间或与其他动物相互撕杀的结果。
   
    我抚摸着“汤恩幼儿”,有着亲手打开中国古代画卷的那种感觉,浸沉在无尽的享受之中,不想再向克拉克教授发问了。这时,教授指着化石眼窝,说:“你看看这里。”我看了一阵,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他指指说,眼窝的底部有一个小洞和几条锯齿状的裂缝,头骨的顶部也有凹陷下去的地方,这是被飞雕尖嘴啄过的痕迹,说明“汤恩幼儿”是被飞雕叼上悬崖的。他说着两臂张开作出飞雕盘旋的样子。自1924年“汤恩幼儿”头骨被发现以来的80多年中,曾有30位科学家有机会研究这个化石,但从没有人发现这一隐藏在眼窝深处的秘密,结果被克拉克和他的同伴伯杰发现了。克拉克介绍说,现在的南非仍有这种飞雕,身长1米,翅膀张开有4米多,常在树林的上空盘旋,发现小动物就俯冲下来用后爪抓起,去哺育它的子女。它最爱吃的是猴子。
   
    由此,克拉克指出“汤恩幼儿”死亡在悬崖上的原因,同时也揭示了死于雕爪下的猎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头顶部凹陷有裂口,这是雕爪抓出来的,旁边有锁眼状的伤痕,这是利嘴啄出来的;眼窝底部的小洞和裂纹,是飞雕挖食其眼睛和啄食其脑子留下的痕迹。其实,克拉克在1995年的一篇论文中就指出:“汤恩幼儿”可能是死于鹰爪之下,但还无法找到足够的证据,直到2006年1月,在一次科学研讨会上,他们才宣布“汤恩幼儿”死于雕爪的确凿证据,揭开了这200多万年的悬案。
   
    克拉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一位学风极为严谨而为人又极为低调的人类学家。从发现“小脚化石”的1997年到现在,已经13个年头过去了,我们看到“小脚化石”的骨骼全部暴露了,从人类学家到政要乃至像我这样的外行,不知有多少人来参观过,也有着零星的媒体报道,正式的学术报告却没有公布过。我想向他要一份“小脚化石”的学术报告,他说:“你明年再来,就可以看到学术报告了,但到时候也不会再让你到岩洞里看‘小脚化石’了。”
   
    教授拿出他1974年的博士论文,论文扉页上引述了一位侦探小说作家的话:医生、侦探及考古学家,都要具备同样的气质,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去发现可疑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