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

1999年秋季发掘工作

安徽课题组在春季发掘的基础上于1999年10月15日至11月8日在繁昌人字洞又进行了第四次系统发掘工作,历时25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金昌柱、徐钦琦、刘金毅、魏光飙,安徽省博物馆的郑龙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韩立刚和安徽省繁昌县博物馆汪发志参加了发掘工作。

发掘工作是从人字洞堆积的第十三水平层开始的。该水平层中哺乳动物化石非常密集,而且保存比较完整,包括数具较完整的骨架,如两具幼年个体的乳齿象(Sinomastodon)、貘(Tapirus)和锯齿虎(Homotherium)等,这些动物的骨骼化石大多为原地埋藏,它们仍然保持着其原有的解剖位置,一些骨骼之间仍保持这原有的关节状态,但是由于酸性的埋藏环境以及上覆堆积物的重压作用,多数化石断裂破碎,这给发掘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能更好、更完整地取出这些骨架,工作组成员首先将这些化石成分暴露,照相绘图详细记录,并进一步加固,然后才将化石一一取出;对于破碎的标本,则现场进行拼接黏合。通过这种方式,最后采集到4具比较完整的锯齿虎、貘和乳齿象化石骨架。由于化石破碎,加之堆积物中的灰岩角砾颇多,因此此次的发掘速度明显减缓,1999年秋季发掘工作仅发掘了半米的深度,采集了约400件化石及20余件石制品标本。

为纪念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70周年,1999年10月初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京举办了国际学术研讨会,金昌柱和徐钦琦等代表安徽课题组向国内外学者介绍了繁昌人字洞的新发现,引起与会中外学者的强烈关注和兴趣。1999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内外一些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如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的奥佛•巴•约瑟夫教授、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石汉教授、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韦纳教授和德国的堤埃姆博士等二十多名学者参观了人字洞遗址的发掘现场,在现场与中方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多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交流,对人字洞遗址的发掘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

为了进行遗址地质年代学的综合研究,课题组邀请了北京大学的陈铁梅教授(“九五”攀登专项专家组成员)和上海同济大学的郑洪波博士来遗址考察。陈铁梅和郑红波分别于10月29日和11月3日来到人字洞,考察了遗址的地质地貌概况并采集了测试样品。10月29日至11月2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周国兴研究员和南京博物馆的张祖方也应邀前来参观人字洞,在现场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

2000年春季发掘工作

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的第五次系统发掘于2000年5月10日开始,6月11日结束,历时33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金昌柱、徐钦琦、刘金毅,安徽省博物馆的郑龙亭,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韩立刚和安徽省繁昌县博物馆汪发志参加了发掘工作。

第五次系统发掘深度约半米,基本上完成了剖面第十四层的发掘。与第十三层一样,第十四层中动物化石极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该水平层中发现了一具成年个体乳齿象的部分骨架。应安徽省和繁昌县两级博物馆的要求,在5月13-19日安徽省博物馆的金学刚师傅和他的助手对这具乳齿象骨架做了现场翻模工作,两具模型现分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和繁昌县博物馆(由安徽省博物馆的技术人员翻制)。乳齿象的模型制作后,原本想利用整体套箱的方法取走骨架,由于它的体积太大,加之周围有较大的灰岩角砾镶嵌,难以套箱,因此不得不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首先取走小的骨骼,然后用石膏打包,分段取走较大的化石。除了乳齿象外,还采集了其他种类化石250余件,石制品和骨制品十余件。

本次发掘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袁宝印和郭正堂等6位同志应课题组的邀请,于5月29日来到人字洞,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地质地貌调查和古地磁样品的采集工作,重点探讨人字洞和附近地区的地质地貌发育历史,分析洞穴、裂隙堆积的成因和形成过程,采集古地磁样品结合动物群的分析进行人字洞磁性年代学的研究。

5月28日,北京大学的陈琪博士(陈铁梅博士的博士研究生)从遗址中取回1999年埋在堆积物中的测量仪(该测量仪用于确定测年中环境因子的有关参数)。

安徽课题组2000年调查发掘工作中在将重点转移到繁昌人字洞后,并没有放弃淮南的调查与发掘,当时主要安排由淮南市博物馆李文玉驻守大居山进行发掘,金昌柱。徐钦琦、郑龙亭等不定期地前往考察。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令人振奋的成果。6月3日金昌柱赴淮南工作时,在采集的化石中发现了两枚似人似猿的高等灵长类牙齿。





上一篇 下一篇